邇的筆順
邇的意思
邇邇
ěrㄦˇ基本解釋
①近。《爾雅?釋詁下》:“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
②接近;逼近。《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
③淺近。《詩?小雅?小旻》:“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詳細(xì)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辵( chuò ),爾聲。本義:近。
2.同本義near。
邇,近也。 —— 《說文》柔遠能邇。 —— 《虞書》父母孔邇。 —— 《詩·周南·汝墳》節(jié)遠邇之期也。 —— 《禮記·郊特性》戎事不邇女器。 ——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而敵行益邇。 ——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舉類邇而見義遠。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邇來(近來);遐邇(遠近);邇?nèi)耍ń耍挥H近的人);邇?nèi)眨ń眨唤鼇恚贿兡辏íq近年);邇狹(近);邇時(近時,近來)
3.淺shallow。
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 《詩·小雅·小旻》
邇文(淺近的文章)
動
◎接近 approach 公正則不邇讒邪。——韓愈《釋言》 又如:邇月(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邇續(xù)(猶接近)
邇邇
ěrㄦˇ詳細(xì)解釋
名
◎近處、眼前。
《紅樓夢?第一八回》:“展眼元宵在邇,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jiān)出來先看方向。”
名聞遐邇。
動
◎接近、親近。
《書經(jīng)?仲虺之語》:“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唐?韓愈〈釋言〉:“夫聰明則聽視不惑,公正則不邇讒邪。”
形
◎親近的。
《左傳?昭公三十年》:“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
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3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67頁,第4字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1251頁,第8字
古文: ??
音《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
《說文》:近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詩?周南》:父母孔邇。
《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例又,通作爾。
《詩?大雅》:莫遠具爾。〔註〕爾,近也。
《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例《說文》別作,俗省作邇。
注解
〔邇〕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邇〕字拼音是ěr,半包圍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辶、爾。
〔邇〕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辵( chuò ),爾聲。本義是近。
〔邇〕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ěr] ⑴ 近。《爾雅?釋詁下》:“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⑵ 接近;逼近。《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⑶ 淺近。《詩?小雅?小旻》:“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邇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二下反切兒氏切頁碼第54頁,第34字續(xù)丁孫
邇
近也。從辵??聲。
??
異體邇
古文邇。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四反切而俾反頁碼第158頁,第3行,第2字述
近也。從辵爾聲。
反切………頁碼第158頁,第3行,第3字述
古文邇。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二下反切兒氏切古音第十五、十六部頁碼第295頁,第1字許惟賢第132頁,第9字
近也。
段注見《釋詁》、《小雅?毛傳》。
從辵。爾聲。
段注兒氏切。三百篇在十五部。漢人在十六部。
古文邇。
段注以尒形聲。
白話解釋
邇,距離近。字形采用“辵”作邊旁,采用“爾”作聲旁。邇,這是古文寫法的“邇”字。
邇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05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56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4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69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37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20頁,第4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046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61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43頁,第5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74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66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549頁【補遺】第16370頁【補編】第14879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2456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59頁【崇文】第6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1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39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00頁,第1字 |
邇字的翻譯
- be near, be close; recently
- proche, près
邇的字源字形
漢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三體陰符經(jīng)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