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jùn ㄐㄩㄣˋ

阝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90E1
漢語字典

阝部

9畫

7畫

左右結構

jun

jùn

形聲字

VTKB

SRNL

XMAY

17627

6746

3104

90E1

[511325152] 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橫、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郡字概述

折疊展開

〔郡〕字拼音是jùn 部首是阝, 總筆畫是9畫。

〔郡〕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木。

〔郡〕字倉頡碼是SRNL 五筆是VTKB 四角號碼是17627 鄭碼是XMAY 中文電碼是6746 區位碼是3104

〔郡〕字的UNICODE是90E1。 十進制為37089,UTF-32:000090e1,UTF-8:E9 83 A1。

〔郡〕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二級漢字。

〔郡〕字的異體字是

郡的筆順

折疊展開

郡的意思

折疊展開

jùnㄐㄩㄣˋ

基本解釋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邑,君聲。從“”,表示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古代的行政區域。

2.同本義perfecture。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至 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監其縣。 —— 《說文》。 朱駿聲曰: 漢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國,凡郡國一百有三,古者縣大郡小, 秦以后郡大縣小。及郡下。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謫守巴陵郡。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從郡城就童子試歸。 —— 清· 周容《芋老人傳》自郡城走數十里。

郡屬(郡守的屬員);郡廨(郡府);郡朝(郡署的廳事。亦指郡守);郡章(郡太守的印璽);郡倅(郡佐??な氐母甭殻?/span>

3.英國和愛爾蘭的領土區劃分之一,構成為行政、司法和政治目的而設立的主要單位,包括以前盎格魯撒克遜的郡和其它從未成為郡的地區county。

jùnㄐㄩㄣˋ

詳細解釋

1.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周時縣大郡小,以縣統郡,至秦始皇時,廢封建,行郡縣,郡大縣小,以郡統縣,漢以后歷代因襲,隋唐時曾罷郡置州,宋時改郡為府。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2.姓。如明代有郡敬。

jùnㄐㄩㄣˋ

詳細解釋

1.古代的地方行政區劃單位。周朝郡比縣小,秦漢時郡比縣大,宋元以后郡名漸廢。

郡縣、郡守。

2.姓。

郡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5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272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258頁,第21

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
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
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注解

〔郡〕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郡〕字拼音是jùn,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君、?,五行屬

〔郡〕字造字法是形聲。從邑,君聲。從“邑”,表示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是古代的行政區域。

〔郡〕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jùn] ⑴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

郡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さ慕忉寖热輩⒖奸_放康熙字典。

郡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六下反切渠運切頁碼206頁,第13

??

異體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監其縣。從邑君聲。

附注沈濤古本考:「案:《水經?河水注》引『上大夫縣,下大夫郡』,與《左傳》合。葢今本傳寫奪『縣下大夫受』五字?!队衿芬鳌合麓蠓蚴芸h,上大夫受郡』,『下』『上』二字亦傳寫誤倒?!?/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二反切瞿運反頁碼528頁,第5行,第1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天下置三十六郡焉,以監其郡縣。從邑君聲。

鍇注臣鍇按:高誘《淮南子》注曰:「周制:天子地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郡有四鄙?!?/span>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六下反切渠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130頁,第2許惟賢498頁,第7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h有四郡。

段注《逸周書》作雒篇曰:千里百縣??h有四郡。高注六月紀云:周制。天子畿內方千里。分爲百縣??h有四郡??び斜O。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周時縣大郡小。至秦始皇兼天下。初置三十六郡以監縣耳。按作雒篇與《周禮》不合。鄭注《月令》但云:四監,主山林川澤之官。百縣,鄉遂之屬。是不從作雒說也。

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

段注各本少受縣下大夫五字。今從《水經注?河水》篇所引補正。趙簡子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見《左傳》哀公二年。

至秦初。天下置三十六郡?監縣。

段注《戰國策》。《甘茂》曰:宜陽,大縣也。名爲縣,其實郡也。秦武王時巳郡大縣小矣。前此惠文王十年。魏納上郡十五縣。後十三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吳氏師道云:或者山東諸矦先變古縣大郡小之制。而秦效之。是也。至始皇卄六年。始置三十六郡。三十六郡者,錢氏大昕曰:《地理志》。河東,太原,上黨,東郡,潁川,南陽,南郡,九江,鉅鹿,齊郡,瑯邪,會稽,漢中,蜀郡,巴郡,隴西,北地,上郡,雲中,鴈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南海皆曰秦置。長沙國曰秦郡。河南曰故秦三川郡。沛郡曰故秦泗水郡。五原曰秦九原郡。鬱林曰故秦桂林郡。日南曰故秦象郡。趙國曰故秦邯鄲郡。梁國曰故秦碭郡。魯國曰故秦薛郡。數之適得三十六。下文揔之曰:本秦京師爲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此確然不易者也?!妒酚?始皇本紀》。二十六年。分天下爲三十六郡。而略取陸梁地爲桂林,象郡南海,乃在三十三年。裴駰以爲不當在三十六之內。因舍三郡。以內史,鄣郡,黔中,足之。內史別於三十六郡不待言。故鄣郡雖見於志注,而不系之秦。黔中郡見昭襄王三十年,而志不之數。不可爲典要也。《史記》之三十六與《漢志》同。乃揔攝後事而言之。故《漢志》、《說文》,高誘呂覽注,應劭《風俗通》,皇甫謐《帝王世紀》,司馬彪《郡國志》皆言。秦分三十六郡。裴氏不從《漢志》之目。而唐人作《晉書》乃造秦四十郡之說。前此無言之者。

從邑。君聲。

段注渠運切。十三部。按《釋詁》曰:郡,乃也。此未得其說。疑??之誤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郡比縣小,日本尚然。戰國時惟齊無郡。本有之地不稱郡,取於外邦則稱郡。姚姬傳說??ぷ钟柲耍ā稄V雅疏證》),揚子《法言》「郡勞王師」實「仍(重)勞王師」。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故郡比縣?。ń袢毡疽嗳唬V燎爻踔秘αひ员O縣。然戰國時亦有置郡,大都攻取者皆置郡(本有之地不稱郡,取于外邦則稱郡。姚姬傳說)。故春秋(戰國?)時獨齊無置郡,因不取人地也?!稜栄拧房び柲苏撸瑸槿灾琛!对姟贰妇徊窢枴?,君當訓郡,即訓乃也(皆王氏《廣雅疏證》說)。 揚子《法言》「郡勞王師」,「仍勞王師」也。仍,緟也。

白話解釋

郡,周代的行政區劃制度是, 天子擁有的土地縱橫千里,分為一百個縣,每個縣有四個郡。所以《春秋左傳》上說“能殺敵立功的上 大夫將榮受封郡”,說的就是這個郡縣制。到秦朝初年,在全國設置三十六個郡,用來監管屬下的各縣。字形采用“邑”作邊旁,采用 “君”作聲旁。

郡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7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2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04頁
4說文校箋第261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253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90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56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3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3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60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258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07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543頁【補遺】第16975頁
14通訓定聲第314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45頁【崇文】第2177頁
16說文句讀第829頁
17章授筆記第27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5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30頁,第1字

郡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2. Kreis (S)
  3. préfecture, commanderie

郡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郡(金文·戰國·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郡(金文·戰國·戰國) 戰國 金文 戰國

郡(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郡(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郡(簡·秦·龍崗) 龍崗

郡(簡·秦·里耶) 里耶

郡(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郡(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郡(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郡(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郡(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郡(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郡(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