郲
復制郲字概述
〔郲〕字拼音是lái 部首是阝, 總筆畫是10畫。
〔郲〕字是左右結構
〔郲〕字倉頡碼是DONL 五筆是SWWB 四角號碼是47927 鄭碼是FOOY
〔郲〕字的UNICODE是90F2。 十進制為37106,UTF-32:000090f2,UTF-8:E9 83 B2。
〔郲〕字的異體字是 萊
郲的意思
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8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3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9頁,第26字
音《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郲城,鄭地也。
例又,山名。
《前漢?王尊傳》:行部至卭郲。〔註〕卭郲,山名也。在蜀郡嚴道縣。
音又,《廣韻》:落猥切,音磥──??郲,不平貌。
注解
〔郲〕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郲〕字拼音是lái,左右結構,可拆字為來、?。
〔郲〕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lái] ⑴ 古國名,中國春秋時被齊所滅。故地在今山東省龍口市萊子城一帶。亦作“萊”。⑵ 古地名,中國春秋時屬鄭,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厘城舊址。⑶ 姓。
郲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