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的筆順
采的意思
采採
1cǎiㄘㄞˇ基本解釋
①摘取。~擷?!?。~摘?!啤?/span>
②開采。~煤。~礦。
③選取,取。~訪(搜集尋訪)?!{(接受意見)?!??!??!珜?。
④神采,神色,精神。神~。精~。
⑤同“彩”。
⑥〔~~〕盛多的樣子。
⑦古代指官。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本義: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
2.同本義pick。
采,捋取也。 —— 《說文》。字俗作採。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 《詩·周南·關雎》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 《詩·邶風·谷風》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 《詩·小雅·采薇》行以肆夏,趨以采薺。 —— 《周禮·樂師》。司農注:“樂名?;蛟唤砸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晉· 陶淵明《飲酒》
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對別人征求意見時的謙辭)
3.引申為采集;搜集collect; gather。
古有采詩之官。 —— 《漢書·藝文志》
采蘭贈藥;博采眾長;廣收薄采;采了200多種礦樣;采藥;采珍珠;采鐵;采金;采氣;采油
4.挑選;采納choose; accept。
納采。 —— 《儀禮·士昏禮》昏禮始納采。謂采擇其可者也。 —— 《禮記·坊記》注嶸雖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 —— 《資治通鑒》采上古帝位號,曰皇帝。 —— 《史記·秦始皇本紀》
名詞
1.多色的絲織品。后來寫作“綵”colored silks。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 —— 漢· 晁錯《論貴粟疏》
2.引申為彩色。后寫作“彩”color。
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 —— 《孟子·梁惠王上》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 《史記·項羽本紀》
采繒(彩色絲織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繪有彩色圖案的旌旗、車輿及服飾)
3.文章的詞藻word。
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 《文心雕龍》
4.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氣 complexion; spirit。
興高采烈
5.神色;神態 expression。
風采
6.彩頭,賭注 wager。
采頭(賭注。采:骰子的點色。擲出得勝的點色,稱“得采”、“喝采”)
7.另見 cài。
采採
2càiㄘㄞˋ基本解釋
◎〔~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稱“采邑”。
詳細解釋
名詞
1.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fief; feoff,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 《禮記·禮運》西采雍梁。 —— 《法言·重黎》。注:“食稅也?!?/span>所謂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稅耳。字亦作寀。 —— 《公羊傳·襄公十五年》注
2.古九畿之一 outer suburbs。
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3.另見 cǎi。
采採
1cǎiㄘㄞˇ詳細解釋
動
1.摘取。
《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span>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span>
2.擇取。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span>
3.搜集。
《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span>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 是者,則有得矣?!?/span>
4.掘取。
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span>
名
1.有顏色的帛。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文采千匹?!?/span>唐?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span>
2.色彩。
《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span>
3.神色。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豐采?!?/span>
神采、興高采烈。
4.文彩。
《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span>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span>
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下 部首:釆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8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90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79頁,第29字
音《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音採。
《說文》:捋取也。
《詩?周南》:采采卷耳?!仓煸]〕采采,非一采也。
例又,擇也。
《禮?昏義》: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册屛摹巢蓳褚??!彩琛臣{采者,謂采擇之禮。
《史記?秦始皇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班固〈西都賦〉:奚斯〈魯頌〉,同見采於孔氏。
例又,采色。
《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史記?項羽紀》: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例又,物采。
《左傳?隱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彩琛橙▲B獸之材以章明物色采飾謂之爲物?!次牧辍担悍种晌??!彩琛巢晌?,謂采章物也。
例又,〈魯語〉: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苍]〕大采,袞職也;少采,黼衣也。
例又,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苍]〕符采,玉橫文也。
例又,事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苍]〕采,官也──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例又,官也。
《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矀鳌巢?,事也。馬云官也。
《禮?明堂位》:九采之圖?!彩琛掣髡飘斨葜T侯之事。
例又,采地。
《禮?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前漢?地理志》:大夫韓武子食采於韓原。
例又,飾也。
《前漢?嚴助傳》:樂失而淫,禮失而采?!苍]〕如淳曰:采,飾也。師古曰:采者,文過其實。
例又,墓地。揚子《方言》: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采?!苍]〕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例又,風采。
《前漢?霍光金日磾傳》: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左思〈魏都賦〉:極風采之異觀。
例又,《詩?秦風》:蒹葭采采。〔傳〕采采,猶萋萋,盛也。
例又,《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傳〕采采,衆多也。〔朱註〕采采,華飾也。謝靈運〈緩歌行〉:采采彤雲浮。
例又,幣也。
《史記?周本紀》:召公奭贊采?!苍]〕《正義》曰:采,幣也。又,《詩》篇名。
《禮?玉藻》:趨以〈采齊〉,行以〈肆夏〉。
例又,姓。
《風俗通》:漢度遼將軍采皓。
例又,地名。
《左傳?僖八年》:晉里克帥師,敗狄于采桑?!苍]〕平陽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
例又,玉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采琬琰注,和氏出焉?!苍]〕采注,玉名。
例又,木名。
《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采椽不刮?!苍]〕《索隱》曰:采,木名,卽今之櫟木也。
例又,草名。
《博雅》:采,?采也。
音又,《韻會》、《正韻》??倉代切,音菜──臣食邑。
《周禮?天官?八則》〔註〕:公卿大夫采邑──音菜。
《孟子》元士受地視子男〔註〕:所受采地之制──音菜。
《前漢?食貨志》〔註〕: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例又,與菜同。
《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苍]〕舍采,謂舞者皆持芬香之采。鄭康成曰: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舍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音又,《五音集韻》:子茍切,音走──採取也。
注解
〔采〕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釆部。
〔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ǎi、cài,上下結構,可拆字為爫、木,五行屬火。
〔采〕字造字法是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本義是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
〔采〕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cǎi] ⑴ 摘?、?開采⑶ 選取,取⑷ 神采,神色,精神⑸ 同“彩”。⑹ 〔~~〕盛多的樣子。⑺ 古代指官。㈡ [cài] ⑴ 〔~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稱“采邑”。
采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六上反切倉宰切頁碼第192頁,第28字續丁孫
采
捋取也。從木從爪。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象取果於木之形,故從爪、果,或省果從木。取果為采,引申而為樵釆及凡采擇?!?/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一反切七海反頁碼第493頁,第5行,第1字述
捋取也。從木、爪。
鍇注臣鍇曰:「會意?!?/span>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六上反切倉宰切古音第-部頁碼第1069頁,第2字許惟賢第470頁,第8字
捋取也。
段注《大雅》曰:捋采其劉?!吨苣?芣苢》傳曰:采,取也。又曰:捋,取也。是采捋同訓也。詩又多言采采?!毒矶穫髟唬翰刹?,事采之也。此謂上采訓事,下采訓取。而《芣苢》傳曰:采采,非一辭也?!恫茱L?采采衣服》傳曰:采采,眾多也。《秦風?蒹葭》采采傳曰:采采猶萋萋也。此三傳義略同。皆謂可采者眾也。凡文采之義本此。俗字手采作採,五采作彩。皆非古也?!夺屧b》曰:采,事也。此言假借。采事同在一部也。
從木。從爪。
段注此與??同意。??之訓曰:禾成秀人所收也。則??亦可云木成文人所取也。此采爲五采字而《毛詩》屢言采采與。倉宰切。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漢人「采地」亦作「菜地」,實一字耳。因木有采,故引申為采色字(彩,《說文》無),采訓事乃假借。
朱二採取亦當作采,采既從爪,又加手,不通,孳乳字。
朱三毛傳:「采采,是采之也」,言專心采之,非上采字訓是也。
錢一捋取也。可采之物引申亦曰采,如采地(漢人亦書菜地)。木有色,故引申為采色(彩,《說文》無)。訓事者是假借。○採、彩皆俗字。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會以用手采摘樹上的果子。金文作,襲自甲文第二例。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之形。篆文作,最肖戰國文字第二例。隸書承於篆文之形,顯而易見。以上諸形,都由爪、木二字構成,又和爪、木二字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采和釆(音ㄅㄧㄢˋ biàn)形體很相近,為免混淆,就在采旁增手為形,而采轉為聲符,兼表其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采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80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94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8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46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38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46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48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22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5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0頁,第3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4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96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198頁【補遺】第1691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76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14頁【崇文】第20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76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90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54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963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592頁,第8字 |
采字的翻譯
- collect, gather; pick, pluck
- Aussehen, Miene, Gesichtsausdruck (S)?, ausw?hlen, anwenden, verwenden (V)?, Bodensch?tze zutage f?rdern, abbauen, gewinnen (V)?, pflücken, abnehmen, zusammenlesen (V, Med)
- cueillir, exploiter, recueillir, extraire, fief
采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商 甲骨文 賓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楚〔戰國〕 簡 郭店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