鎎
筆順 反饋

復制

kài ㄎㄞˋ

金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938E
漢語字典

金部

18畫

10畫

左右結構

kai

kài

QRNO 86 、 QROY 98

COND

PMY

88117

938E

[341124313115431234] 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撇、橫、橫、橫折彎鉤/橫斜鉤、點、撇、橫、豎、撇、點

鎎字概述

折疊展開

〔鎎〕字拼音是kài 部首是金, 總筆畫是18畫。

〔鎎〕字是左右結構

〔鎎〕字倉頡碼是COND 五筆是QRNO 86 、 QROY 98 四角號碼是88117 鄭碼是PMY

〔鎎〕字的UNICODE是938E。 十進制為37774,UTF-32:0000938e,UTF-8:E9 8E 8E。

〔鎎〕字的異體字是

鎎的意思

折疊展開

kàiㄎㄞˋ

基本解釋

古同“”。

鎎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316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304頁,第13

唐韻》、《集韻??許既切,欷去聲。
說文》怒戰也,引《春秋傳》諸侯敵王所鎎。
〇〔按〕《左傳?文三年》今本作愾。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義同。

注解

〔鎎〕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鎎〕字拼音是kài,左右結構,可拆字為釒、氣

〔鎎〕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kài] ⑴ 古同“愾”。

鎎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鎎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鎎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四上反切許旣切頁碼469頁,第26

鎎怒戰也。從金氣聲。《春秋傳》曰:「諸矦敵王所鎎。」

附注段玉裁注:「怒則有氣,戰則用兵,故其字從金、氣。氣者,氣之叚借字也。此會意。」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七反切許意反頁碼1099頁,第2行,第1

鎎怒戰也。從金氣聲。《春秋傳》曰:「諸侯敵王所鎎。」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四上反切許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852頁,第3許惟賢1240頁,第3

鎎怒戰也。

段注怒則有氣。戰則用兵。故其字從金氣,氣者,氣之叚借字也。

從金。愾省。

段注此會意。而愾省,亦聲也。今本作氣聲。乃上下不毌。許旣切。十五部。《哀公問?音義》曰:愾許,乞反。又許氣反。

《春秋傳》曰:諸侯敵王所愾。

段注愾各本作鎎。今正。《春秋傳》者,文公四年《左傳》文。杜曰:敵猶當也。愾,恨怒也。《心部》曰:愾,大息。從心氣。是則王所愾,王所怒也。敵王所怒,故用金革。此引以證會意之恉。與引艸木麗乎地說?,引豐其屋說寷,引莫可觀於木說相,引在冋之野說駉同意。許於愾下云:從心氣。氣亦聲。是謂氣卽氣字。此作從金氣。《春秋傳》敵王所愾。亦無不合。凡此校正,私謂必符許意。知我罪我。所不計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聲氣可[作]鎎,亦可作愾。

「諸侯亂王所愾」,愾但當訓怒,若訓怒戰則此句不通。鎎為怒戰,引申為怒。氣為稟餼,氣為雲氣。呼息之氣當作?,或作呬;呼吸大則作愾。怒戰則為鎎;今動氣字當作愾。然古止有氣字,其餘皆孳乳字。

生氣(發怒也)=鎎或愾,均可。

生鎎(發怒)字作愾亦可。○「諸侯敵王所愾」,怒也。氣息(呼吸)=?、呬。生氣=鎎。但最初有一氣字足矣。由雲氣引申為氣息,氣大則為生氣矣。

鎎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201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92頁
4說文校箋第626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5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207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46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5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6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72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602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969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655頁【補遺】第18040頁
14通訓定聲第227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42頁【崇文】第4965頁
16說文句讀第2055頁
17章授筆記第585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03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290頁,第5字

鎎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鎎(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鎎(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