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fēi ㄈㄟ

非部 共8畫 獨體字 U+975E
漢語字典

非部

8畫

獨體字

fei

fēi

象形字

DJDD 86 、 HDHD 98

LMSY

KC

11111

7236

2339

975E

[21112111] 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非字概述

折疊展開

〔非〕字拼音是fēi 部首是非, 總筆畫是8畫。

〔非〕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水。

〔非〕字倉頡碼是LMSY 五筆是DJDD 86 、 HDHD 98 四角號碼是11111 鄭碼是KC 中文電碼是7236 區位碼是2339。

〔非〕字的UNICODE是975E。 十進制為38750,UTF-32:0000975e,UTF-8:E9 9D 9E。

〔非〕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非〕字屬最常用字

〔非〕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非〕字的近義字是

〔非〕字的反義字是

非的筆順

折疊展開

非的意思

折疊展開

fēiㄈㄟ

基本解釋

不,不是。~凡?!??!郑?fèn )。~禮。~但?!】?。啼笑皆~。

不對,過失。痛改前~。文過飾~。習~成是(對于某些錯的事情習慣了,反認為是對的)。

與“”呼應,表示必須(有時后面沒有“”字)我~看這本書。

責怪,反對。~難( nàn )?!h。無可厚~。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南部。簡稱“非洲”)東~。西~。

詳細解釋

動詞

1.指事。金文作“”,像“”字下面相背展開的雙翅形,雙翅相背,表示違背。本義:違背;不合。

2.同本義violate; run counter to; not conform to

非,違也。從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說文》非刀匕是共。 —— 《禮記·檀弓》。皇氏注:“不也?!?/span>非禮也。 —— 《禮記·禮運》。注:“猶失也?!?/span>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 —— 《世說新語·簡傲》

非常異義(違背經文正義的異說);非度(違反法度);非道(不合道義);非德(不合道德;違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違背情理)

3.責怪;非難;反對blame; censure; reproach。

私田稼不善則非吏。 —— 《谷梁傳·宣公十五年》。注:“責也?!?/span>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 —— 《史記·秦始皇本紀》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 ——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非駁(非難駁斥,詰責缺失);未可厚非。

4.討厭detest。

吾豈厭喧而求靜,吾豈好丹而非素? —— 宋· 王安石《白鶴吟示覺海元公》

5.譏刺satirize

非世而惡利。 —— 《史記·李斯傳》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 —— 唐· 韓愈《答李翊書》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非譏(譏評,議論);非笑(譏笑)

6.通“”( fěi )。誹謗,詆毀slander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 —— 《莊子·刻意》民釋實事而誦虛詞,則力少而非多。 —— 《商君書·慎法》譽者不能進,非者弗能退。 —— 《韓非子·有度》

非譽(誹謗與贊譽);非而不用(誹謗而不予重用);非世(詆毀世俗);非孝(非難毀詆孝行);非怨(詆毀,怨恨)

7.通“”。躲開avoid。

古者周公旦非 關叔,辭三公,東處于 商蓋[ 奄],人皆謂之狂。 —— 《墨子》

8.〈方〉∶必須have got to; simply must。

9.下決心一定要;堅決要——常與“”相呼應。如:非說不可;要學好一種語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0.在口語中,“”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詞,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問句中。如:他不來就算了,為什么非叫他來;干這活非得膽子大。

11.無;沒有not have。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 《荀子·勸學》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 清· 劉開《問說》然陳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賢, 陶朱、 猗頓之富。 —— 漢· 賈誼《過秦論》

非辜(無辜,無罪);非材(無能;不才);非意相干(沒事尋釁,無故制造事端);非錢不行(有錢才能成事。譏諷民風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名詞

1.不對;錯誤error; wrong

立是廢非。 —— 《淮南子·脩務》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 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辭多類非而是,多類似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 《呂氏春秋·察今》

不明善惡,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2.疑惑煩惱的問題 problem。如:無事生非。

副詞

相當于“”、“不是”no; not。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堅利也。 —— 《孟子·公孫丑下》是非賄得之。 —— 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 《孟子·梁惠王上》

非時(不是時候);非計(失策,不是良計);非義之財(不應得的財物);非直(不但,不僅);非細(不小);非據(不應據有的職位)

形容詞

1.不真實untruthful

近日小人妄造非語。 —— 宋· 蘇軾《諫買浙燈狀》

2.邪,不正 evil。如:非心(邪心)

1fēiㄈㄟ

詳細解釋

1.不對的、不善的。

《書經?康誥》:“封敬哉,無作怨,勿用非謀非彝?!?/span>《莊子?盜跖》:“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

非分之想。

2.不同的。

《左傳?僖公十年》:“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span>《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span>

1.以為不好、不對。

《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

2.反對、詆毀。

《荀子?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孝經?五刑章》:“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span>

以古非今。

3.不是。

《莊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span>

不。

《荀子?宥坐》:“夫芷蘭生于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span>

非同小可、非去不可。

1.過失、惡行。

《莊子?盜跖》:“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約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span>

為非作歹、明辨是非。

2.阿非利加洲的簡稱。

亞非地帶、中非技術合作。

3.二一四部首之一。

2fěiㄈㄟˇ

詳細解釋

詆毀、誹謗。

《荀子?解蔽》:“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span>

fēiㄈㄟ

詳細解釋

1.違背;不合于。

非法、非禮、非分(ㄈㄣˋ fèn)。

2.錯誤;不正確(與“”相對)。

覺今是而昨非、是非曲直、積非成是。

3.認為不對(與“”相對)。

是古非今。

4.反對;責怪。

非議、無可厚非、非難。

5.不是。

似懂非懂、非此即彼、這事非他不能解決。

6.詞綴。附在某些詞語前,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

非金屬、非官方、非暴力行動、非婚生子女。

7.表示否定,相當于“”。

非凡、非同小可、非同凡響。

8.與“不行”、“不可”、“不成”等詞呼應,構成“非……不行”等形式表示某種必然趨勢、決心或必要條件,相當于“必須”、“一定”(有時“非……”后的“不行”等可以省略)。

非他說不行、非下苦功不可、非你做不成、你不讓他去,他非去。

9.指非洲。

東非、西非。

10.姓。

11.二一四部首之一。

非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非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0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38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373頁,第3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
說文》:違也。從飛下翄,取其相背。
玉篇》:不是也。
書?說命》:無恥過作非。
易?繫辭》:辨是與非。

又,《玉篇》:下也。

又,《玉篇》:隱也。

又,《增韻》:訾也。
孝經?五??》: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又,《玉篇》:責也。
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又,山名。
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又,姓。
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
集韻》本作誹,謗也。
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又,《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注解

〔非〕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非部。

〔非〕字拼音是fēi,獨體字,五行屬。

〔非〕字造字法是指事。金文作“兆”,像“飛”字下面相背展開的雙翅形,雙翅相背,表示違背。本義是違背;不合。

〔非〕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fēi] ⑴ 不,不是⑵ 不對,過失⑶ 與“不”呼應,表示必須(有時后面沒有“不”字)⑷ 責怪,反對⑸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南部。簡稱“非洲”)

非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非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非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一下反切甫微切頁碼391頁,第3

非違也。從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從非。

附注徐灝注箋:「從飛下翄,謂取飛字之下體而為此篆耳。鐘鼎文……正合『從飛下翄』之語?!?/span>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從二人相背形,因而有違義,上加短橫,或為與『北』形相區別?!?/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二反切甫肥反頁碼945頁,第7行,第1

非違也。從飛,下翅取其相背也。凡非之屬,皆從非。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一下反切甫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329頁,第1許惟賢1013頁,第3

非韋也。

段注韋各本作違。今正。違者,離也。韋者,相背也。自違行韋廢。盡改韋爲違。此其一也。非以相背爲義。不以離爲義。

從飛下翄。

段注謂從飛省而下其翄。

取其相背也。

段注翄垂則有相背之象。故曰非,韋也。甫微切。十五部。

凡非之屬皆從非。

白話解釋

非,違背。字形采用“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構成,采用左右兩翼相背的含義造字。所有與非相關的字,都采用“非” 作邊旁。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像鳥翅左右相背之形,由(飛)字省體而來。金文、戰國文字之形和甲文相差不多,承之於甲文,當無可疑。篆文為求整齊,左右上下兩端的羽毛分別彎上或朝下,遂失其形。字經隸書,形變作,又接近金文、戰國文字的形體。楷書繼於隸書,延伸左、右翅莖,終離其體愈遠,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在六書中屬於省體象形。

非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7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98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742頁
4說文校箋第513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63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70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8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77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7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07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493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10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507頁【補遺】第17752頁
14通訓定聲第221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20頁【崇文】第4077頁
16說文句讀第1670頁
17說文新證第82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43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82頁,第2字

非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not, negative, non-; oppose
  2. Afrika (Abkürzung)? , non-, nicht- (Pr?fix)?
  3. ne pas, faux, (abrévi.)? Afrique, 175e radical

非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非(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非(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非(甲骨文·商·出組) 甲骨文 出組

非(甲骨文·商·無名組) 甲骨文 無名組

非(甲骨文·商·圓體類子卜辭) 甲骨文 圓體類子卜辭

非(甲骨文·商·子組) 甲骨文 子組

非(甲骨文·商·何組) 甲骨文 何組

非(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非(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非(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非(金文·西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非(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非(玉書·春秋·侯馬盟書)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非(金文·戰國·戰國早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非(金文·戰國·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非(簡·楚〔戰國〕·郭店) 楚〔戰國〕 郭店

非(簡·楚〔戰國〕·包山) 楚〔戰國〕 包山

非(簡·楚〔戰國〕·望山) 楚〔戰國〕 望山

非(簡·楚〔戰國〕·子彈庫) 楚〔戰國〕 子彈庫

非(簡·楚〔戰國〕·九店) 楚〔戰國〕 九店

非(簡·楚〔戰國〕·新蔡葛陵) 楚〔戰國〕 新蔡葛陵

非(簡·楚〔戰國〕·上博) 楚〔戰國〕 上博

非(簡·秦·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

非(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非(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非(簡·秦·龍崗) 龍崗

非(簡·秦·關沮) 關沮

非(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非(石經·漢·熹平石經) 石經 熹平石經

非(石經·魏·三體石經) 石經 三體石經

非(傳抄·魏·三體石經) 傳抄 三體石經

非(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非(傳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非(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非(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非(傳抄·宋·隸釋 隸續) 傳抄 隸釋 隸續

非(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非(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非(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非(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非(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