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的筆順
革的意思
革
1géㄍㄜˊ基本解釋
①去了毛經(jīng)過加工的獸皮。皮~?!模ㄆば?。~囊。
②改變。~新?!?原意是改變命運(yùn);?現(xiàn)指改變社會(huì)制度、建立新社會(huì)的群眾運(yùn)動(dòng);?亦指改造舊技術(shù)、舊思想的運(yùn)動(dòng))。改~。變~。
③取消,除掉。~除?!?。~故鼎新(去除舊的,建立新的)。
④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⑤姓。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剝下來的獸皮。中間的圓形物,是被剝下的獸身皮,余下的部分是獸的頭、身和尾?!?a rule="6" class=primary href=/zidian/革 title=革>革”是漢字部首之一,從“革”的字多與皮革有關(guān)。本義:去毛的獸皮。
2.同本義。皮的總稱leather; hide。
革,獸皮治去其毛。 —— 《說文》齒革羽毛。 —— 《書·禹貢》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 —— 《易·遯卦》掌秋斂皮,冬斂革。 —— 《周禮·天官》江南出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瑇瑁、珠璣、齒、革。 —— 《史記·貨殖列傳序》
人造革;革帶(皮帶);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縫制的船)
3.用革制成的甲胄leather armor and weaponry。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孟子·公孫丑下》
4.車前的飾物ornament on the front of cart。
革車千乘。 —— 《禮記·明堂位》
革車(戰(zhàn)車)
5.通“勒”( lè )。馬絡(luò)頭。有嚼口的叫勒,沒有的叫羈headstall; halter。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 —— 《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下》
6.姓。
動(dòng)詞
1.變革,更改change。
革,改也。 —— 《玉篇》鳥獸希革。 —— 《書·堯典》故因秦時(shí),本十月為歲首,不革。 —— 《漢書·任敖傳》愿革心易行。 —— 《漢書·嚴(yán)助傳》天地陰陽不革而成。 —— 《呂氏春秋·執(zhí)一》厲治革典。 —— 《國語·周語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 —— 《鹽鐵論·非鞅》革故鼎新。 —— 李德裕《次柳氏舊聞》瑞銳意興革,清浚 吳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賴其流。 —— 《明史·海瑞傳》
革心(改變心意,不再為非作歹);革面(改變舊面貌,轉(zhuǎn)變立場);革正(改正)
2.免除或丟掉remove from office; expel。
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 —— 《魏書·食貨志》
革舊從新(指除去舊的章法,遵從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3.另見 jí。
革
2jíㄐㄧˊ詳細(xì)解釋
革
1géㄍㄜˊ詳細(xì)解釋
名
1.去毛且經(jīng)過加工處理的獸皮。
《說文解字?革部》:“獸皮治去其毛曰革。”《詩經(jīng)?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絲五緎?!?/span>
皮革。
2.人體肌膚上的厚皮。
《禮記?禮運(yùn)》:“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span>
3.古代軍人所穿的甲胄。
《史記?卷二三?禮書》:“故堅(jiān)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yán)令繁刑不足以為威?!?/span>
金革、兵革。
4.《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下兌(?)上,表去故、變革之象。
5.姓。如漢代有革鑒,明代有革從時(shí)。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dòng)
1.變更、改換。
晉?桓玄〈鸚鵡賦〉:“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span>
改革、洗心革面。
2.除去。
北齊?劉晝《劉子?卷九?風(fēng)俗》:“立禮教以革其弊性,風(fēng)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革職。
革
2jíㄐㄧˊ詳細(xì)解釋
形
◎危急。
《禮記?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聊齋志異?卷一?葉生》:“病革,難遽瘥,請先發(fā)?!?/span>
革
géㄍㄜˊ詳細(xì)解釋
1.去了毛并加工過的獸皮。
制革、皮革、西裝革履。
2.改變;變革。
改革、洗心革面。
3.除去;撤銷(職務(wù))。
革除、革故鼎新、革職。
4.《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
5.八音之一。參見【八音】。
6.姓。
7.二一四部首之一。
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2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85頁,第1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376頁,第7字
古文: ??
音《唐韻》:古覈切;《集韻》、《韻會(huì)》:各核切,??音隔。
《說文》: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注。〔註〕徐鍇曰: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
《韻會(huì)》:皮熟曰韋,生曰革。呂氏曰:革者,去毛而未爲(wèi)韋者也。
《書?禹貢》:齒革羽毛?!矀鳌诚?。
《詩?召南》:羔羊之革?!矀鳌掣?,猶皮也?!彩琛倡F皮治去其毛曰革。對文言之異,散文則皮革通。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彩琛掣镯氈斡霉ι?,故冬斂之。
例又,《正字通》:人與獸皆曰革。
《禮?禮運(yùn)》:膚革充盈?!苍]〕革,卽膚內(nèi)厚皮也。
例又,《禮?明堂位》:革車千乗?!苍]〕革車,兵車也。
《周禮?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zhì)者?!苍]〕革,革甲也。
例又,《玉篇》:改也。
《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時(shí)成。
《書?堯典》:鳥獸希革。〔傳〕革,改也。〔疏〕毛羽希少改易?!春楣?fàn)〉: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改更。
《管子?山權(quán)數(shù)》:丁氏歸革築室。〔註〕革,更也。
例又,《爾雅?釋器》:轡首謂之革。
《詩?小雅》:鞗革沖沖?!矀鳌踌洠\也;革,轡首也。〔疏〕馬轡所靶之外有餘而垂者,謂之革。
例又,《詩?小雅》:如鳥斯革?!矀鳌掣?,翼也?!补{〕如鳥夏暑希革張其翼時(shí)。〔釋文〕革,如字。
《韓詩》作勒,云翅也。
例又,軍禮曰兵革。
《禮?中庸》:袵金革?!苍]〕革,甲冑之屬。
例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苍]〕革,鼓鼗也。
例又,揚(yáng)子《方言》:革,老也。南楚江湘之閒代語也。
例又,姓。
《廣韻》:漢功臣表有煑棗侯革朱。
音又,《集韻》:訖力切,音殛──本作?,急也。
《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苍]〕革,急也?!册屛摹臣o(jì)力切。
音又,《集韻》:竭億切,音極──義同。
《禮?檀弓》〔釋文〕:又音極。
《集韻》或作亟。
注解
〔革〕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革〕字拼音是gé,獨(dú)體字,五行屬木。
〔革〕字造字法是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剝下來的獸皮。中間的圓形物,是被剝下的獸身皮,余下的部分是獸的頭、身和尾。“革”是漢字部首之一,從“革”的字多與皮革有關(guān)。本義是去毛的獸皮。
〔革〕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gé] ⑴ 去了毛經(jīng)過加工的獸皮⑵ 改變⑶ 取消,除掉⑷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如鼓等。⑸ 姓。
革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三下反切古覈切頁碼第83頁,第1字續(xù)丁孫
革
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屬皆從革。
??
古文革從三十。三十年?duì)?wèi)一世,而道更也。??聲。
附注林義光《文源》:「從卅非革之義,廿十亦不為卅,古作,象獸頭角足尾之形?!埂福ň剩┫笫种沃?。」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獸皮攤開製革之形。以古文字而言,『口』形往往象獸頭,中豎為獸皮,兩旁為張開之皮革,象製革之形?!?/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六反切溝厄反頁碼第229頁,第7行,第1字述
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凡革之屬,皆從革。
鍇注臣鍇曰:「此從古文革省之也?!?/span>
反切………頁碼第230頁,第1行,第1字述
古文革從卅。卅年?duì)?wèi)一世,而道更也。??聲。
鍇注臣鍇曰:「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三下反切居玉切、古覈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25頁,第1字許惟賢第192頁,第1字
獸皮治去其毛曰革。
段注各本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文義,《句讀》皆不可通。今依《召南》、《齊風(fēng)》、《大雅》、《周禮掌皮》四疏訂正。革與鞹二字轉(zhuǎn)注。皮與革二字對文則分別。如秋斂皮,冬斂革是也。散文則通用。如司裘之皮車卽革路,詩《羔羊傳》革猶皮也是也。
革,更也。
段注二字雙聲。治去其毛。是更改之義。故引伸爲(wèi)凡更新之用?!兑S卦傳》曰:革,去故也。鄭注易曰:革,改也?!豆騻鳌贰8锶∏逭?。何曰:革,更也。《管子?輕重》革築室房注。革,更也。
象古文革之形。
段注凡字有依倣古文製爲(wèi)小篆。非許言之。猝不得其於六書居何等者。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弟曰從古文之象,民曰從古文之象,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易??爲(wèi)口,葢省煩爲(wèi)??耳。而或云從卅。從囗,音韋。囗爲(wèi)國邑。卅年而法更。此葢楊承慶《字統(tǒng)》之肊說。古覈切。一部。
凡革之屬皆從革。
古文革。從??。
段注上廿下十。是三十也。
??年?duì)?wèi)一世而道更也。
段注據(jù)此則??之本訓(xùn)更。後以爲(wèi)皮去毛之字。
??聲。
段注??居玉切。在三部。革在一部。合音冣近。
白話解釋
革,將獸皮上的獸毛脫去,對獸皮加工美化處理。篆文字形像古文的“革”的形狀。所有與革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革”作邊旁。, 這是古文寫法的“革”字,采用“三、十”會(huì)義。三十年為一世,而世道也將為之一變。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像撐開獸革待乾的樣子(《文字析義》,P.43)。金文、戰(zhàn)國文字之形,承於甲文二例,僅繁簡不同而已。字經(jīng)隸書,形變作、,前者改像獸頭之廿為「艸」,後者將「艸」連筆作「」,頗失其形,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古文,也像獸革待乾的樣子,只是獸身部分多了一些紋理而已,不影響其音、義。以上諸形,都據(jù)具體的實(shí)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革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65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33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8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13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07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78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4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51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5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67頁,第7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113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83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287頁【補(bǔ)遺】第16487頁【補(bǔ)編】第14880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832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31頁【崇文】第9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23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87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256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90頁,第4字 |
革字的翻譯
- leather, animal hides; rad. 177
- Leder; entlassen; ?ndern
- cuir, changer, transformer
革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商 甲骨文 歷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
楚〔戰(zhàn)國〕 簡 曾侯乙墓
楚〔戰(zhàn)國〕 簡 包山
楚〔戰(zhàn)國〕 簡 望山
楚〔戰(zhàn)國〕 簡 信陽
楚〔戰(zhàn)國〕 簡 五里牌
楚〔戰(zhàn)國〕 簡 天星觀
楚〔戰(zhàn)國〕 簡 郭店
楚〔戰(zhàn)國〕 簡 上博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龍崗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魏 石經(jīng) 三體石經(jīng)
魏 傳抄 三體石經(jīng)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