飂
復(fù)制飂的意思
飂
1liùㄌㄧㄡˋ基本解釋
①飄:“~兮若無止?!?/span>
②古國名,在今中國河南省唐河縣南。
③姓。
詳細(xì)解釋
形容詞
◎高風(fēng),風(fēng)疾速的樣子 fast and violent。如:飂冽(風(fēng)急天冷);飂颼(風(fēng)急吹的樣子)
名詞
1.西風(fēng) west wind。如:飂風(fēng)(西風(fēng))
2.風(fēng)聲;長風(fēng)聲sough and sigh。
3.古國名 Liu state。在今河南省唐河縣。
4.姓。
5.另見 liáo。
飂
2liáoㄌㄧㄠˊ基本解釋
◎〔~戾( lì )〕a.風(fēng)聲,如“吐清風(fēng)之~~?!保猓讣?,如“戫汩~~,沛以罔象兮?!?/span>
詳細(xì)解釋
◎另見 liù。
飂
liáoㄌㄧㄠˊ詳細(xì)解釋
◎參見“飂戾”、“飂飂”等條。
飂
liáoㄌㄧㄠˊ詳細(xì)解釋
1.參見【飂戾】。
2.參見【飂飂】。
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下 部首:風(fēng)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85頁,第2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14頁,第20字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1408頁,第3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劉──高風(fēng)貌。
《淮南子?覽冥訓(xùn)》:至隂飂飂,至陽赫赫。
音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潘岳〈西征賦〉:吐淸風(fēng)之飂戾。〔註〕音聊。
音又,力救切,音溜──義同。
音又,《正韻》:國名,高陽氏之後。
《五音集韻》:在南陽湘陽。
音又,姓。
《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註〕飂,國名;叔安,君名。〔音義〕力謬反。
音又,《集韻》:力竹切,音六──義同。
例《集韻》或作??、飀,通作翏。
注解
〔飂〕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風(fēng)部。
〔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ù、liáo,半包圍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風(fēng)、翏。
〔飂〕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liù] ⑴ 飄:“~兮若無止。”⑵ 古國名,在今中國河南省唐河縣南。⑶ 姓。㈡ [liáo] ⑴ 〔~戾( lì )〕a.風(fēng)聲,如“吐清風(fēng)之~~。”b.迅疾,如“戫汩~~,沛以罔象兮。”
飂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三下反切力求切頁碼第449頁,第9字續(xù)丁孫
飂
異體??、??
高風(fēng)也。從風(fēng)翏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五反切力求切頁碼第1056頁,第6行,第1字述
高風(fēng)也。從風(fēng)翏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三下反切力求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709頁,第2字許惟賢第1178頁,第8字
高風(fēng)也。
段注呂氏《春秋》有始覽曰:西方曰飂風(fēng)。
從風(fēng)。翏聲。
段注力求切。三部。
飂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90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46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5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97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33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77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15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64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38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355頁,第7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573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724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086頁【補遺】第17968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103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82頁【崇文】第47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5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114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37頁,第6字 |
飂字的翻譯
- wind in high places
- Liao (Eig, Fam)
飂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