齞
復制齞字概述
〔齞〕字拼音是yàn 部首是齒, 總筆畫是20畫。
〔齞〕字是左右結構
〔齞〕字倉頡碼是YURC 五筆是HWWW 86 、 HBKW 98 四角號碼是26780 鄭碼是IOJO
〔齞〕字的UNICODE是9F5E。 十進制為40798,UTF-32:00009f5e,UTF-8:E9 BD 9E。
〔齞〕字的異體字是 齴
齞的意思
齞
yànㄧㄢˋ基本解釋
◎齒露唇外:“其妻蓬頭攣耳,~唇歷齒。”
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4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3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6頁,第11字
音《唐韻》:硏繭切;《廣韻》:硏峴切,??音碾。
《說文》:張口齒見。宋玉〈登徒子賦〉:齞脣歷齒。〔註〕脣不掩齒也。
音又,《集韻》、《韻會》??語蹇切,音巘。又,《集韻》:倪甸切,音硯──義??同。
注解
〔齞〕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齞〕字拼音是yàn,左右結構,可拆字為齒、只。
〔齞〕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yàn] ⑴ 齒露唇外:“其妻蓬頭攣耳,~唇歷齒。”
齞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二下反切研繭切頁碼第58頁,第20字續丁孫
齞
口張齒見。從齒只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四反切擬件反頁碼第169頁,第4行,第2字述
口張齒見。從齒只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二下反切研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313頁,第4字許惟賢第140頁,第5字
張口見齒也。
段注依《文選注》訂。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
從齒。只聲。
段注研繭切。古音在十六部。
齞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14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68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80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6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6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50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11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9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6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80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60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669頁【補遺】第1638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44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70頁【崇文】第67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2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563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20頁,第6字 |
齞字的翻譯
- to display the teeth
- montrer ses dents
齞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