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的筆順
接的意思
接
1jiēㄐㄧㄝ基本解釋
①連成一體。~合。~骨。~壤。銜~。
②繼續(xù),連續(xù)。~力。~替。~班。~二連三。再~再厲。
③靠近,挨上。~近。鄰~。~吻。
④承受,收取。~受。~收。~納。~管。
⑤迎。~風。~生。~待。
⑥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手,妾聲。本義:兩手交叉。
2.交合;會合join; assemble; converge; bring together; meet。
接,交也。 —— 《說文》接,合也。 —— 《廣雅》晝日三接。 —— 《易·晉》兩君偃兵接好。 —— 《國語·吳語》。注:“合也。”兵刃既接。 —— 《孟子·梁惠王上》車鉷轂兮短兵接。 —— 《楚辭·九歌·國殤》兵不接刃。 —— 《呂氏春秋·懷寵》敵皆以走為利,則刃無與接。 —— 《呂氏春秋·愛士》
3.迎接meet face to face; move towards。
笙簫細樂,卻安排接駕。 —— 《宣和遺事》
接場(迎接從科舉考場回來的生員);接構(聯(lián)合);接三(人死后三日舉行的迎接魂魄歸來的儀式);接煞(為接死人靈魂回家而舉行的儀式)
4.接見;接待meet; entertain。
接遇賓客。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盡禮相接。 —— 唐· 李朝威《柳毅傳》
接伴(接待外國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員;擔任迎接、陪伴來賓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對(接待應對)
5.靠近;接觸touch。
車錯轂兮短兵接。 —— 《楚辭·九歌·國殤》賓立接西塾。 —— 《儀禮·聘禮》
接物(與外物接觸;與人交往);接膝(膝蓋相接。指彼此對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戰(zhàn),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親近);接翅(翅膀碰著翅膀。形容禽鳥多)
6.連續(xù);繼續(xù)continue。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 《楚辭·九章·哀郢》圣人食足以接氣。 —— 《淮南子·精神》故使工人為木材以接手。 —— 《戰(zhàn)國策·秦策五》
接響(接連不斷的聲響);接軫(車輛相連而行。比喻靠近);接腳(一個跟著一個,緊接在后;接替;接腳夫,接腳婿。婦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誦偈語)
7.連接connect。
接天蓮葉無窮碧。 —— 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與國鄰接。 —— 《資治通鑒》首尾相接。
接武(前后足跡相連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連,交界);接衫(上下用兩種顏色的料子拼接起來的長衫)
8.承接,收受recept。
漢興,接 秦之敝。 —— 《史記·平準書》
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禮);接絲鞭(女方招親時,送給男方絲鞭,男方接絲就表示同意);接湊(能夠接續(xù))
9.嫁接 graft。如:接頭(供嫁接用的植物頂梢)
10.托,手掌向上承受 catch。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著。
11.縛tie; bind。
武士反接之。 —— 《史記》
名詞
1.交往,交情association; friendship; friendly relations。
君子之接如水。 —— 《禮記·表記》
2.姓。
3.另見 jié。
接
jiēㄐㄧㄝ詳細解釋
動
1.交合、相觸。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交頭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
2.交際、招待。
《孟子?萬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迎接、接待。
3.收、受。
接納、接電話、接到來信。
4.承受、托住。
《三國演義?第一七回》:“遂自下馬接土填坑。”
接招、接住他投來的球。
5.連續(xù)、連接。
接續(xù)、接骨、接枝、接電線、上氣不接下氣。
6.替換使延續(xù)。
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賽。
名
◎姓。如漢代有接昕。
接
jiēㄐㄧㄝ詳細解釋
1.交合;接觸。
接近、交頭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
2.連接。
接枝、焊接、接電線。
3.連續(xù);繼續(xù)。
接續(xù)、接連、上氣不接下氣。
4.承受;托住。
接球、接招、接水、把拋過來的繡球接住。
5.接受;收受。
接納、接見、接電話、接收訊號。
6.引領;迎。
迎接、接待。
7.承繼;延續(xù)。
接替、接任、接力、交接。
8.姓。
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8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439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6頁,第3字
音《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
《說文》:交也。
《廣韻》:合也、會也。
《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
《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例又,持也、受也、承也。
《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
《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例又,《增韻》:接續(xù)也、連也。
《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跡也。跡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例又,近也。
《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例又,捷也。
《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例又,反接,謂反縛兩手也。
《前漢?陳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例又,姓。
《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集韻》或作擑。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
《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強氣也。又,《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音又,測洽切,音鍤──與扱同。
《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音又,《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
《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音又,檄頰切,音協(xié)──與挾同,亦持也。
注解
〔接〕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接〕字拼音是jiē,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扌、妾,五行屬火。
〔接〕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手,妾聲。本義是兩手交叉。
〔接〕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iē] ⑴ 連成一體⑵ 繼續(xù),連續(xù)⑶ 靠近,挨上⑷ 承受,收取⑸ 迎⑹ 姓。
接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二上反切子葉切頁碼第403頁,第6字續(xù)丁孫
接
交也。從手妾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三反切節(jié)攝反頁碼第967頁,第3行,第3字述
交也。從手妾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二上反切子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400頁,第4字許惟賢第1043頁,第6字
交也。
段注交者,交脛也。引申爲凡相接之偁。《周禮?廩人》接盛,讀爲一扱再祭之扱。
從手。妾聲。
段注子葉切。八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錢一交也。兩腿又曰交,兩手又曰接。今猶用交代等語(?)。
白話解釋
接,手握手牽拉對方。字形采用“手”作邊旁,采用“妾”作聲旁。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手、妾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從「妾」為聲符,沒有兼義功能,依《說文》,「妾」字本義為「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這個意義很複雜,簡單地說,「妾」的主要意義就是「小老婆」,此義與「接」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接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95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16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6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30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7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53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961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926頁,第3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46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6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7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0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812頁【補遺】第1780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57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49頁【崇文】第41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26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96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653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114頁,第7字 |
接字的翻譯
-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 verbinden, verknüpfen, abholen, empfangen (V)
- être proche de, joindre, (aller)? chercher qqn, récupérer qqn, relier, recevoir, accueillir, reprendre, répondre (au téléphone)?
接的字源字形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