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概述
〔一〕字拼音是yī 部首是一, 總筆畫是1畫。
〔一〕字倉頡碼是M 五筆是GGLL 四角號(hào)碼是10000 鄭碼是A
〔一〕字的UNICODE是4E00。 十進(jìn)制為19968,UTF-32:00004e00,UTF-8:E4 B8 80。
〔一〕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一〕字屬最常用字
〔一〕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一〕字的異體字是 弌
一的筆順
一的意思
一
yīㄧ基本解釋
①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②純;專。專~。~心~意。
③全;滿。~生。~地水。
④相同。~樣。顏色不~。
⑤另外的。蟋蟀~名促織。
⑥表示動(dòng)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算。試~試。
⑦乃;競。~至于此。
⑧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整齊劃~。
⑨或者。~勝~負(fù)。
⑩初次。~見如故。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詳細(xì)解釋
數(shù)詞
1.指事。“一”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數(shù)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shù)。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shù)量。
2.同本義one。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 《說文》一也者,萬物之本也。 —— 《淮南子·詮言》抱一而天下試。 —— 《老子》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書·君奭》。傳:“天子也。”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 漢·賈誼《過秦論》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殺死大臣郭崇韜,時(shí)謠言紛起,人心惶惶。屯駐在貝州(現(xiàn)河北省清河縣)的軍人皇甫暉勾結(jié)黨羽作亂,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攻入鄴都(現(xiàn)河南省安陽市)。邢州(現(xiàn)河北省邢臺(tái)市)、滄州駐軍相繼作亂。) ——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一境(一個(gè)地方);一絲(一根蠶絲);一碗水往平處端(辦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窩(一下說到要害處);一人做一人當(dāng)(敢做就敢于承認(rèn),絕不連累別人);一客不煩二主(托一人能辦的事,就不再打擾第二個(gè)人);一動(dòng)不如一靜(動(dòng)不如靜好);一言抄百語(總而言之);一緣一會(huì)(天緣湊合);一路功名(仕途順利,官運(yùn)亨通);一盤一盒(禮物);一清如水(靜悄悄地沒有人影);一毫不爽(一點(diǎn)不差);一息懨懨(疾病纏身,氣息微弱)
3.序數(shù)的第一位first。
一戰(zhàn)而舉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國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戰(zhàn),第一戰(zhàn)。指楚頃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將白起攻下楚國的鄢、郢二都的戰(zhàn)爭。舉,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縣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境。)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一緊二慢三罷休(指先緊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場辦事作風(fēng));一來二去(經(jīng)過一段時(shí)間的周折);一品鍋(一種里面雜放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的“砂鍋”);一甲(科舉殿試第一至第三名,賜進(jìn)士及第);一更;一品(猶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數(shù)以外的零頭odd。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 《左傳》
一腳(動(dòng)物身體的四分之一,一條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體分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桿子(方言。猶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個(gè));一端(指物件的一頭)
5.表示動(dòng)作一次或短暫single; only one。
一至楚。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初一交戰(zhàn)。 —— 《資治通鑒》撫尺一下。 ——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一拿一個(gè)著(一下子就拿住);一氣一個(gè)死(氣得要命);一忽覺轉(zhuǎn)(一覺醒來);一時(shí)半霎(指時(shí)間極短);一個(gè)眼閃(一會(huì)兒工夫);一之為甚(一次已經(jīng)過分了。用來勸人不要重犯錯(cuò)誤)
6.某一個(gè) certain。
忽見一個(gè)從前方來;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項(xiàng)專長或技能)
7.每;各 every time; each。
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8.另;又 another。
蟬一名知了
形容詞
1.全;滿whole; full。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宮女的整個(gè)肌膚容貌)。 —— 唐·杜牧《阿房宮賦》傳一鄉(xiāng)。 —— 宋·王安石《傷仲永》洞庭一湖。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長煙一空。歡動(dòng)一城。 —— 明·高啟《書博雞者事》通訂一舟。 —— 明·魏學(xué)《核舟記》
一罟(全部;一點(diǎn)不留);一是(全賃);一憑(任憑;完全憑仗);一抹(全部);一聽(聽任);一劃(一派);一床(全部[樂器]);一力(竭力);一創(chuàng)(整個(gè));一到處(到處;四處);一條提(全部;統(tǒng)統(tǒng));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處(遍地里);一肩兒(所承擔(dān)的全部責(zé)任)
2.相同;一樣 same。
一個(gè)稿子(一模一樣);一便價(jià)(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樣);一理(同一準(zhǔn)則)
3.齊一;聯(lián)合 joint; combined。
一繳過兒(一起);一搭兒(一答里。一起;一塊兒);一合兒(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齊心);一堆(一起;一塊);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齊);一體(一起;一塊)
4.統(tǒng)一unified; unitary。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覬覦之望。 —— 《子謙全傳》六王畢,四海一。 —— 杜牧《阿房宮賦》
一正(統(tǒng)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統(tǒng)一的法令);一是(猶言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一量(統(tǒng)一度量);一統(tǒng)天下(統(tǒng)一全國)
5.專一single-minded; concentrated。
用心一世。 —— 《荀子·勸學(xué)》
一德無暇(一心一意,沒有一點(diǎn)虛情假意);一心一計(jì)(一心一意)
6.純一不雜 pure。
一青(猶純青);一抹黑(形容一團(tuán)漆黑);一純(心地純一)
7.獨(dú) single; alone。
一目(獨(dú)眼);一取(獨(dú)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獨(dú)存一眼);一尊(獨(dú)尊)
副詞
1.都,一概all。
一匡天下。 —— 《史記·貨殖列傳》
一劃(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體);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內(nèi));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猶言總括);一是(一概)
2.很;甚 very。
一無性天(非常虛偽);一力價(jià)(極力地);一撮兒(極其;百般)
3.始終 straight; always; all along。
一象(一像。一向;從來);一起(一向;向來);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從來);一往(猶一向)
4.一經(jīng)once; in case。
誠一開口。 —— 《史記·魏公子列傳》俗之一改。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 唐·崔顥《黃鶴樓》祿山一出。 —— 宋·蘇軾《教戰(zhàn)守》一出門。 —— 《聊齋志異·促織》
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覺(一旦);一頭(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5.猶一一 one by one; one affer another。
一略數(shù)(謂一一略舉);一聽(一一傾聽)
名詞
◎初次,第一次;開始 first; begin。
一箭上垛(比喻旗開得勝,首次就達(dá)到目的);一生人(初次賣做奴婢的女子);一頭里(原來;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見陌生);一見如舊(一見如故。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一初(開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戰(zhàn));一聽(初聽)
一
yīㄧ詳細(xì)解釋
◎讀音hix 的(語氣詞)。
一
yīㄧ詳細(xì)解釋
名
1.自然數(shù)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dāng)?shù)字作“1”。
2.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單個(gè)。
一人、一物兩用。
2.相同、一致。
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3.專注的。
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4.全、滿、整。
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5.每、各。
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duì),一隊(duì)二十人。
6.一次。
《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一而再,再而三。
7.另外的。
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動(dòng)
◎統(tǒng)一。
《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副
1.才、剛剛。
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2.偶然。
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表示加強(qiáng)的動(dòng)作或突然的現(xiàn)象。
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4.概括。
一般來說。
5.每每、每逢。
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gè)不停。
6.放在二疊字動(dòng)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fèi)力或嘗試性的。
雙手動(dòng)一動(dòng)、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7.事物的某方面。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8.竟、乃。表示事出意外。
《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一至于斯。
9.皆。
《荀子?勸學(xué)》:“端而言,蠕而動(dòng),一可以為法則。”
助
◎表示程度,加強(qiáng)語氣。
《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zhàn)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吊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
連
◎或。
《莊子?應(yīng)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一
詳細(xì)解釋
1.最小的自然數(shù),大寫作“壹”,阿拉伯?dāng)?shù)字作“1”。
2.序數(shù)的起始。
一年級。
3.傳統(tǒng)音樂中的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7?”(“7”的低八度)。參見【工尺】。
4.單個(gè)。
一人、一匹馬、一只貓、一頁有五百字。
5.同樣。
一致、一模一樣。
6.整個(gè);全;滿。
一生、一身濕淋淋、一肚子學(xué)問。
7.剛剛;才。
一聽就會(huì)、天一黑,他就離開了。
8.偶然。
一不小心、一不注意。
9.兩個(gè)重疊動(dòng)詞間加“一”字,表示嘗試,不費(fèi)力。
聽一聽、說一說、看一看、試一試。
10.另外一方面。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淀粉,一名碳水化合物。
11.比喻很少。
一本萬利、一籌莫展、一知半解。
12.表示短暫。
等一下、坐一會(huì)兒。
13.姓。
14.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5頁,第1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1頁,第1字
古文: 弌
音《唐韻》、《韻會(huì)》: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shù)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jīng)》:道生一,一生二。
例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wèi)內(nèi)外傳數(shù)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例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wù)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yuàn)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例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dòng),貞夫一。老子《道德經(jīng)》: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wèi)天下正。
例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例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例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例又,一一。
《韓非子?內(nèi)儲(chǔ)篇》:南郭處士請爲(wèi)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例又,《星經(jīng)》: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例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例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dú)庖病?/span>
例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陳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例又,百一,詩篇名,魏應(yīng)璩著。
例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例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xué)》:壹是皆以修身爲(wèi)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nèi),《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cái)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音《韻補(bǔ)》葉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音又,葉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shù)名一。
注解
〔一〕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一〕字造字法是指事。“一”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是數(shù)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shù)。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shù)量。
〔一〕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yī] ⑴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⑵ 純;專⑶ 全;滿⑷ 相同⑸ 另外的⑹ 表示動(dòng)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⑺ 乃;競⑻ 部分聯(lián)成整體⑼ 或者⑽ 初次⑾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一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一上反切於悉切頁碼第1頁,第1字續(xù)丁孫
一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弌
古文一。
附注段玉裁注:「一之形於六書爲(wèi)指事。」徐灝注箋:「造字之初,先有數(shù)而後有文。一二三亖,畫如其數(shù),是爲(wèi)指事,亦爲(wèi)象事也。」按:古文字一至四橫畫表示數(shù)字一至四,是原始記數(shù)符號(hào)。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一反切伊質(zhì)反頁碼第21頁,第6行,第1字述
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鍇注臣鍇曰:「一者,天地之未分,太極生兩儀,一,旁薄始結(jié)之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必橫者,象天、地、人之氣,是皆橫屬四極。老子曰:『道生一。』今云道立於一者,得一而後道,??無欲以觀其妙,故王弼曰:『道始於無』,無又不可以訓(xùn),是故造文者起於一也。茍?zhí)斓匚捶郑瑒t無以寄言必分之也,則天地在一之後,故以一爲(wèi)冠首,本乎天者親上,故曰:『凡一之屬,皆從一』。當(dāng)許愼時(shí),未有反切,故言『讀若』。此反切皆後人之所加,甚爲(wèi)疎樸,又多??誤,今皆新易之。」
反切………頁碼第22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一。
鍇注臣鍇曰:「弋者,物之株橛義,主於數(shù),非專一之一。若言一弋二弋三弋,如今人言一箇二箇一枚二枚。故曰:『枚卜也』。箇從竹,枚從木,弋,杙也。杙,亦木也。會(huì)意。」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一上反切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頁,第1字許惟賢第1頁,第1字
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段注《漢書》曰:元元本本。數(shù)始於一。
凡一之屬皆從一。
段注一之形。於六書爲(wèi)指事。凡云凡某之屬皆從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fā)明轉(zhuǎn)注假借。《倉頡》、《訓(xùn)纂》、《??熹》及《凡將》、《急就》、《元尚》、《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wèi)書。俾學(xué)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shí)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韻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shí)古韻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shí)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用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xué)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
古文一。
段注凡言古文者。謂《倉頡》所作古文也。此書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爲(wèi)質(zhì)。而兼錄古文,籒文。所謂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小篆之於古,籒。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仍則小篆皆古,籒也。故不更出古,籒。省改則古,籒非小篆也。故更出之。一二三之本古文明矣。何以更出弌弍弎也。葢所謂卽古文而異者。當(dāng)謂之古文奇字。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弌(一),弍(二)、弎(三),後出之古文,小徐《繫傳》:「橜,弋也。」古無筆算、珠算,惟用籌算。
錢一弌弍弎為後出之古文。從弋者,《繫傳》:弋者,橜杙。古人以籌算,故一二三從杙。
周一古文作弌,此與弍、弎等皆後起之古文,最初當(dāng)止作一,二、三等。從弋者,橜杙也。古算計(jì)以籌,故誼取橜杙。今「必然」之必即古文八,蓋從八從弋,篆文作必,與弌、弍同。
白話解釋
一,開天辟地之初、萬物形成之始,道立于一體化的渾沌,然后造化分出天地,化成萬物。所有與一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一”作邊旁。弌,這是古文寫法的“一”。
字形解說
甲骨文之「」,歷經(jīng)金文、戰(zhàn)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都用簡單的一橫,以示一個(gè)概括的意思,不是專指某一特定之物,所以屬臆構(gòu)的虛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指事。戰(zhàn)國文字戈、弋二形常相混,證以《說文》古文,則應(yīng)從弋、一聲。究其所以加弋為形,是使記數(shù)明確,不致增添竄改。
一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3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1頁,第1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1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77頁【補(bǔ)遺】第16135頁【補(bǔ)編】第14867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2532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頁【崇文】第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37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1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頁,第1字 |
一字的翻譯
- one, 1, single, a (article)?, as soon as, entire, whole, all, throughout, "one" radical in Chinese characters (Kangxi radical 1)?, also pr. [yao1] for greater clarity when spelling out numbers digit by digit
- eins (1)? (Num)?, Radikal Nr. 1 = eins (1)?, sobald (Adv)?
- 1 (nombre)?, un
一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歷組
商 甲骨文 出組
商 甲骨文 何組
商 甲骨文 無名黃間
商 甲骨文 黃組
商 金文 商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春秋 篆書 石鼓文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早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中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晚期
楚〔戰(zhàn)國〕 簡 包山
楚〔戰(zhàn)國〕 簡 信陽
楚〔戰(zhàn)國〕 簡 九店
楚〔戰(zhàn)國〕 簡 望山
楚〔戰(zhàn)國〕 簡 曾侯乙墓
楚〔戰(zhàn)國〕 簡 仰天湖
楚〔戰(zhàn)國〕 簡
楚〔戰(zhàn)國〕 簡 子彈庫
楚〔戰(zhàn)國〕 簡 郭店
楚〔戰(zhàn)國〕 簡 新蔡葛陵
楚〔戰(zhàn)國〕 簡 天星觀
楚〔戰(zhàn)國〕 簡 磚瓦廠
楚〔戰(zhàn)國〕 簡 秦家嘴
楚〔戰(zhàn)國〕 簡 上博
秦 簡 青川木牘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秦 簡 龍崗
秦 簡 關(guān)沮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魏 傳抄 三體石經(jīng)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古文磚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