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制 字帖

zhī

支部 共4畫 上下結構 U+652F
漢語字典

支部

4畫

上下結構

zhi

zhī

會意字

FCU

JE

EDXS

40407

2388

5407

652F

[1254] 橫、豎、橫撇/橫鉤、捺

支字概述

折疊展開

〔支〕字拼音是zhī 部首是支, 總筆畫是4畫。

〔支〕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火。

〔支〕字倉頡碼是JE 五筆是FCU 四角號碼是40407 鄭碼是EDXS 中文電碼是2388 區位碼是5407

〔支〕字的UNICODE是652F。 十進制為25903,UTF-32:0000652f,UTF-8:E6 94 AF。

〔支〕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支〕字屬最常用字

〔支〕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常用字

〔支〕字的近義字是

〔支〕字的反義字是

〔支〕字的異體字是

支的筆順

折疊展開

支的意思

折疊展開

zhī

基本解釋

撐持,伸出,豎起。~撐。~援。體力不~。

受得住。樂不可~。

領款或付款。~付。

調度,指使。~使。~應。~著兒。

附屬于總體的一個部分。總~。~流。~離。

〔地~〕歷法中用的十二個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量詞。一~筆。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說文》:“從手持半竹。”本義:去枝的竹子。

2.同本義branchless bamboo

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 —— 《說文》。桂馥義證:“疑作去枝之竹也。”

3.枝條。后作“branch

芄蘭之支。 —— 《詩·衛風·芄蘭》支葉茂接。 —— 《漢書》以暢其支。 —— 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支調(枝節);支蘗(枝條,旁生樹枝);支輔(輔助枝葉)

4.分支branch; offshoot

封弟子功臣自為支輔。 —— 《史記·李斯列傳》中小支。 —— 《后漢書·呂布傳》。注:“謂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5.復雜整體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軍,支兵(主力部隊以外的軍隊)

6.支流。

分一支為南江。 ——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不啻小支。 —— [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支川。

7.祖宗支系。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 —— 《詩·大雅·文王》

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孫);支析(指分家);支別(分支;歧出)

8.支,線及棉紗等的粗細單位count

9.地支的簡稱Earthly Branches

10.通“limbs

而暢于四支。 —— 《易·坤》盡其四支動。 —— 《管子·小匡》四支不勤。 —— 《淮南子·原道》四支僵勁不能動。 ——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11.姓。

動詞

1.支撐prop up; put up; support

詘有右臂支船。 —— 魏學洢 《核舟記》

支當(承當);支給著(一條腿抬起壓在另一條腿上);支仗(支撐維持);支拽(支撐,維持);支措(支撐籌辦)

2.支持;支援;支助 support; assist; help。如:支陪(陪伴);支邊;支農;支任(支持得住)

3.支付;領取 pay money。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憑證)

4.支開,支派send

再看了看左右無人,只得兩個小丫頭子,便把那兩個小丫頭子也支使開。 —— 《兒女英雄傳》

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攤支付)

5.處理;應付 treat with。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處理;處置)

6.分,分散dissipate

支離分赴。 —— 王逸《魯靈光殿賦》。注:“分散也。”

支破(支付);支放(發放);支動(支出;動用)

7.〈方〉∶支吾搪塞waffle

我遠路而來,卻凈支我。 —— 《小五義》

支飾(支吾掩飾);支對(支吾答對);支調(支吾搪塞)

8.抗拒 defend。如:支吾(抵拒,抵觸);支拄(抵觸,抵制)

量詞

1.用于計桿狀物品。如:一支筆;一支槍。

2.用于計隊伍等。如: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

3.用于計歌曲、樂曲等。如:一支歌;兩支樂曲。

4.用于計電燈的光度,即電的功率的瓦數。如:25支光的燈泡。

zhī

詳細解釋

1.草木的枝條。

《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漢書?卷四九?鼌錯傳》:“屮木蒙蘢,支葉茂接。”

2.旁系、分出的派別。

旁支、分支。

3.手腳。

《易經?坤卦?文言曰》:“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

4.地支的簡稱。

《史記?卷二六?歷書》“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句下司馬貞索隱引《爾雅?釋天》:“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5.量詞:(1) 計算隊伍的單位。如:“一支強有力的軍隊。”(2) 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兩支歌曲”。(3) 計算綿紗細度的單位。支數愈多,紗質愈細。如:“八十支紗”。(4) 計算燈光強度的單位。如:“四十支光”。

6.姓。如唐代有支叔才。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撐持、維持。

《國語?越語下》:“皆知其資財之不足以支長久也。”《水滸傳?第九九回》:“我這威勝萬山環列,糧草足支二年。”

2.承受、受得住。

體力不支、樂不可支。

3.付款。

收支、開支。

4.領取。

預支、先支了一個月的薪水。

5.調度、分配、遣走。

支配、把他支走了。

別出的、由總體分出來的。

支店、支行。

zhī

詳細解釋

1.旁出;從主體分出的。

分支、支流、旁支。

2.分散;殘缺。

支離破碎。

3.撐持;承受。

支持、支撐、獨木難支、體力不支。

4.架起。

支起天線、把蚊帳支起來。

5.花費;付出。

收支、支出、開支、透支。

6.領取;拿取。

預支薪水、寅支卯糧。

7.調派;使人離開。

支使、支配、幫我支開他。

8.指地支。

干支、十二支。

9.(向外)伸出;(向上)豎起。

支起耳朵聽。

10.援助;支援。

支前、支農。

11.量詞:(1)用于計算隊伍。

一支軍隊、一支球隊。

12.量詞:(2)用于計算歌曲、樂曲。

兩支曲。

13.量詞:(3)用于計算燈光亮度。

五十支光。

14.量詞:(4)用于計算紗線粗細程度。

六十支紗。

15.量詞:(5)陸?用于計算桿狀物。臺?即“”。

一支花、三支毛筆。

16.姓。

17.二一四部首之一。

支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支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1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6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414頁,第1

古文: ????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巵。
說文》: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
增韻》:俗作攴,非。

又,《韻會》:庶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傳〕支,支子也。
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註〕支子,庶昆弟也。

又,《廣韻》:持也。
左傳?定元年》:天之所支,不可壞也。

又,〈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曰支。〔註〕支,拄也。

又,《廣韻》:度也。
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

又,《韻府》:支,券也。
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註〕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又,《大戴禮》: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註〕支,猶計也。

又,《玉篇》:支離自異。
類篇》:一曰分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註〕支離,分散也。

又,《玉篇》:載充也。

又,《韻會》:十二支,辰名。
史記?天官書》〔註〕:《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又,《後漢?王符傳》: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註〕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又,國名。
書?禹貢》: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註〕馬云:析支在河關西。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註〕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又,〈西域傳〉:條支國臨西海。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出隴西,過焉支山。〔註〕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
後漢?和帝紀》:舊南海獻荔支。

又,姓。
莊子?列禦??》: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何氏《姓苑》:支氏,瑯邪人。〈後趙錄〉:司空支雄。

又,與胑、肢通。
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疏〕四支,猶人手足。

又,與枝通。
詩?衞風》:芄蘭之支。
前漢?揚雄傳》:支葉扶疎。

又,與梔通。
前漢?司馬相如傳》:鮮支黃礫。〔註〕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又,《集韻》: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齊語〉:刜令支。〔註〕今爲縣,在遼西。

又,《集韻》:支義切,音寘。揚子《方言》: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注解

〔支〕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支部

〔支〕字拼音是zhī,上下結構,五行屬

〔支〕字造字法是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 又 )。《說文》:“從手持半竹。”。本義是去枝的竹子。

〔支〕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zhī] ⑴ 撐持,伸出,豎起⑵ 受得住⑶ 領款或付款⑷ 調度,指使⑸ 附屬于總體的一個部分⑹ 〔地~〕歷法中用的十二個字⑺ 量詞

支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整理。支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支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三下反切章移切頁碼91頁,第3

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從支。

??

異體????

??古文支。

附注林義光《文源》:「即枝之古文,別生條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六反切章移反頁碼248頁,第4行,第1

??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從支。

鍇注臣鍇曰:「竹葉下垂也。」

反切………頁碼248頁,第5行,第1

古文支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三下反切章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465頁,第2許惟賢209頁,第6

??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

段注此於字形得其義也。章移切。十六部。

凡支之屬皆從支。

古文支。

段注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

白話解釋

支,離開竹干的竹枝,即竹節上叉生的細竹枝。字形采用“手”作邊旁,像手持不完整的竹子。,這是古文寫法的“支”。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之,業已隸化。篆文作,由「」和「」構成。又,是「右手」的本字,此作動詞,作「折取」解;,像竹葉,和「竹」是一字的異體,僅繁簡不同而已,此取其本義。二者相合,可會以折取竹枝之意。《說文》解其形為「從手持半竹」,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有以支、竹古同屬舌聲端紐,二字雙聲,以為形聲,可備一說。隸書作,和戰國文字之一致,頗失其形,楷書據以定體作支,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說文》古文作,將「竹」析開,分別置於「」之上、下,以示其義,和僅繁簡不同而已,從又、竹構形,屬異文會意。

支字的相關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0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5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99頁
4說文校箋第12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17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41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0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6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0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3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12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90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505頁【補遺】第16520頁
14通訓定聲第203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49頁【崇文】第993頁
16說文句讀第352頁
17說文新證第21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48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16頁,第1字

支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2. Radikal Nr. 65 = Zweig, stützen, aufrichten, Abzweigung (S)?, Z?hleinheitswort für l?nglichen, stockartigen Gegenstand (z.B. Stift, Pinsel, Essst?bchen)? (Z?hl)
  3. branche, rameau, appuyer, soutenir, payer, (classificateur pour les objets longs, les troupes, les chansons, les ampoules électriques)?, (nom de famille)?

支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支(簡·秦·放馬灘) 放馬灘

支(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支(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支(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支(石經·漢·熹平石經) 石經 熹平石經

支(傳抄·東漢·說文解字)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支(石經·唐·開成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支(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支(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支(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支(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支(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支(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支(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