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xié ㄒㄧㄝˊ

斗部 共11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U+659C
漢語字典

斗部

11畫

7畫

左右結(jié)構(gòu)

xie

xié

形聲字

WTUF 86 、 WGSF 98

ODYJ

ODTE

84900

2438

4817

659C

[34112344412] 撇、點、橫、橫、豎鉤、撇、點、點、點、橫、豎

斜字概述

折疊展開

〔斜〕字拼音是xié 部首是斗, 總筆畫是11畫。

〔斜〕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屬金。

〔斜〕字倉頡碼是ODYJ 五筆是WTUF 86 、 WGSF 98 四角號碼是84900 鄭碼是ODTE 中文電碼是2438 區(qū)位碼是4817

〔斜〕字的UNICODE是659C。 十進(jìn)制為26012,UTF-32:0000659c,UTF-8:E6 96 9C。

〔斜〕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斜〕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斜〕字的近義字是

〔斜〕字的反義字是

〔斜〕字的異體字是

斜的筆順

折疊展開

斜的意思

折疊展開

xiéㄒㄧㄝˊ

基本解釋

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線。~視。

詳細(xì)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斗,余聲。本義:用斗倒出。

2.舀出ladle out

斜,抒也。 —— 《說文》

斜酒(舀酒)

3.側(cè)著移動,向偏離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動edge

門子才斜簽著坐下。 ——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飛騰暮景斜。 —— 《杜位宅守歲》

斜簽(側(cè)著身子);斜躺(斜著下垂)

形容詞

1.不正,歪斜oblique; slanting; inclined; tilted

明月斜掛。 ——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斜風(fēng)細(xì)雨。 —— 唐· 張志和《漁歌子》青山郭外斜。 —— 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煙斜霧橫。 —— 唐· 杜牧《阿房宮賦》

斜月三星(心字的隱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來的斜道);斜柯(傾側(cè);敲側(cè));斜刺(斜刺里);斜徑(歪斜的小路)

2.同“”。不正當(dāng),不正派 evil

斜局(指行止心態(tài)不正常);斜氣(邪氣,不正之氣)

3.同“”。不專誠heretical

又想:“師父萬一心斜,走到西方,亦無用處。” —— 《西游記》

名詞

lane 長安有狹斜,狹斜不容車。——古樂府《長安有狹斜行》

1xiéㄒㄧㄝˊ

詳細(xì)解釋

不正、傾側(cè)。

宋?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詞:“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角、斜坡、斜線。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動。

《文選?賈誼???鳥賦》:“庚子日斜兮,??集予舍。”唐?杜甫〈水檻遣興〉詩二首之一:“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勢傾斜的地方。

玉鉤斜、內(nèi)人斜、陳陶斜。

2ㄧㄝˊ

詳細(xì)解釋

終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陸地區(qū)陜西省褒城縣東北。

《文選?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李善注引《梁州記》曰:“萬石城溯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3xiáㄒㄧㄚˊ

詳細(xì)解釋

(一)之又音。

1xiéㄒㄧㄝˊ

詳細(xì)解釋

1.傾斜的;不正的。

斜視、斜坡、斜線。

2.朝偏離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移動。

太陽西斜、身體斜著坐下、大雨斜著打在臉上。

3.姓。

2ㄧㄝˊ

詳細(xì)解釋

用于地名。斜谷,山谷名。在陜西褒城東北。

斜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斗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4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478頁,第15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426頁,第25

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
說文》:抒也。
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jù)。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
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注解

〔斜〕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斗部

〔斜〕字拼音是xié,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余、斗,五行屬

〔斜〕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斗,余聲。本義是用斗倒出。

〔斜〕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xié] ⑴ 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斜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斜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斜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頁碼473頁,第6續(xù)

斜杼也。從斗余聲。讀若荼。

附注段玉裁注:「抒,各本從木,今正。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從斗。音轉(zhuǎn)義移,乃用為衺。」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七反切似車反頁碼1105頁,第2行,第2

斜杼也。從斗余聲。讀若荼。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四上反切似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71頁,第2許惟賢1248頁,第1

斜抒也。

段注抒各本從木。今正。《手部》曰:抒者,挹也。挹者,抒也。《水部》浚,抒也。《革部》??,所以抒井也。《臼部》舀,抒臼也。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從斗。音轉(zhuǎn)義移。乃用爲(wèi)衺。俗人乃以人之衺正作邪。物之衺正作斜。其可??有如此者。

從斗。余聲。讀若荼。

段注荼當(dāng)作余。今似嗟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抒(舒同)也,有斜意,故引申為衺正之衺。

抒也。「大圭杼上」,抒上者,衺上也,故引申亦為衺正之衺,余、予音義皆同,斜、抒可算一字。

抒也。「大圭抒上」,抒上,衺上也。故斜亦可引申為衺正字。斜、抒同,以余、子同故也。

白話解釋

斜,舀出。字形采用“斗”作邊旁,采用“余”作聲旁。讀音像讀“荼”旁。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楷書與之同形,都是從斗、余聲。「斗」為量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量斗有關(guān);「余」為舒緩的語氣,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斜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0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98頁
4說文校箋第630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6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209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49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9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88頁,第2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375頁,第20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606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99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749頁【補(bǔ)遺】第18060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177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48頁【崇文】第4989頁
16說文句讀第2068頁
17章授筆記第59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7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300頁,第7字

斜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lanting, sloping, inclined
  2. lehnen (V)?, schief, schr?g, geneigt (Adj)
  3. oblique, de travers

斜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斜(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斜(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斜(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斜(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