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省功倍的詳細解釋
折疊展開
【釋義】
【典故】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愿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里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后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工作效率高。
【書證】
- 01.唐?王績〈答馮子華處士書〉:“近復有人見贈五品地黃酒方,及種薯蕷、枸杞等法,用之有妙,力省功倍。”
力省功倍成語接龍
折疊展開
力省功倍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