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的筆順
回的意思
回迴
huíㄏㄨㄟˊ基本解釋
①還,走向原來的地方。~家。
②掉轉。~首(回頭看)。~顧。~眸。~曖。妙手~春。
③曲折,環繞,旋轉。~旋。~腸。~廊(曲折回環的走廊)。
④答復,答報。~信。~話。~絕。
⑤量詞,指事件的次數。兩~事。
⑥說書的一個段落,章回小說的一章。且聽下~分解。
⑦中國少數民族,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族。~教(中國稱伊斯蘭教)。
⑧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囘為回的古字; 廻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淵水回旋之形。本義:回旋;旋轉。
2.同本義whirl; circle。
回,轉也。 —— 《說文》昭回于天。 —— 《詩·大雅·云漢》圖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荀子·儒效》詭文回波。 —— 《淮南子·本經》畔回穴其若茲兮。 —— 《漢書·敘傳》虎鼓瑟兮鸞回車。 —— 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山回路轉不見君。 —— 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廊腰縵回。 —— 唐· 杜枚《阿房宮賦》峰回路轉。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傾倒);回紆(迂回。回旋曲折);回極(無極回旋的樞軸)
3.環繞; 包圍surround。
東道少回遠。 —— 《漢書·李廣傳》
回峰(環繞的山峰);回圓(環繞);回塘(環曲的水池);回繚(圍繞);回互(回環交互)
4.掉轉turn round。
回車叱牛牽向北。 —— 唐· 白居易《賣炭翁》回看射雕處。 —— 唐· 王維《觀獵》詩興盡晚回舟。 —— 宋· 李清照《如夢令》回頭望汝。 —— 清· 袁枚《祭妹文》
回面(轉過臉);回眼(回轉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轉乾坤);回輿(掉轉馬頭,返回);回逆(倒轉)
5.還,返回return。
碧水東流至此回。 —— 唐· 李白《望天門山》少小離家老大回。 —— 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余逆脫回。 —— 《廣東軍務記》
回寅(回到農歷正月);回九(舊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線;回蹕(帝王返駕回宮)
6.答復;回報 report back; reply。
回盤(舊婚俗。男家行聘禮,女家回禮,把禮物放在托盤、抬盒內,因稱回禮為“回盤”);回風(高官升堂之前,吏役報告準備妥當的一個程式);回諾(回禮);回耗(回音)
7.改變change。
道茍直,雖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 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
回心(改變心意);回異(改變;違反);回換(調換;變換);回變(轉變)
8.違背go against。
厥德不回。 —— 《詩·大雅·大明》徐方不回。 —— 《詩·大雅·常武》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 —— 《孟子·盡心下》求福不回。 —— 《后漢書·蘇竟傳》二人之不敢請,亦知始皇之鷙悍而不可回也。 —— 蘇軾《東坡志林》
9.謝絕,推辭不見 refuse。
回決(回絕);回倒(回絕駁倒);回聽(不聽);回出(回絕);回唇答嘴(頂嘴)
10.回避,避開不喜歡、不欣賞的人 averse。
回喪(回避。喪家怕鬼回來害人而躲開);他不回親戚
11.轉賣,轉手賣掉 resell。
回買(轉買,購買);回錢(售物所得的錢);回些(轉讓;賣些)
12.問ask。
進得店去,茶房便來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 —— 《老殘游記》
形容詞
1.迂曲,曲折 winding。
回連(曲折連綿);回說(隱晦曲折的話);回軒(回曲的長窗);回遠(迂曲遙遠);回崖(曲折的山崖)
2.奸邪,邪僻 crafty and evil。
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舊說陰陽先生以鎮物、符水為人禳邪消災)
量詞
1.次 times——用于行為、動作。如:一日走千回;去過好幾回。
2.章——用于小說等,相當于“章” chapter。
且聽下回分解
3.一會兒——用于時間,表示短暫 moment。
回子(一會兒);回一回(停一停)
4.用于事情,相當于“樁”、“件” number of times。
就是這么回事;這完全是兩回事
5.某一特定目的或發展的一種形勢或某種情況 occasion。
上回,上一回;這一回
名詞
1.回族的簡稱 the Hui nationality。
漢滿蒙回藏五個主要民族
2.器官(尤其是腦)的皺折、扭曲或盤旋 convolution。
齒狀回;海馬回;額上回;顳下回
3.姓。
回迴
huíㄏㄨㄟˊ詳細解釋
動
1.掉轉。
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回首、回過身來。
2.返、歸。
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回國、回家、一去不回。
3.改變。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茍直,雖死不可回也。”
回心轉意。
4.答復。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后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回信、回電、回答。
5.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
回敬、回他一槍。
6.謝絕、辭去。
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余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么回了他去罷。”
一口回絕。
7.避開。
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出》:“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回避。
名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2.量詞:(1)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于“次”。如:“前后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2)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閑坐了一回。”(3)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4)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于“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3.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上 部首:囗部
武英殿刻本: 第500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6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8頁,第14字
音《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
《說文》:從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例又,《說文》:邪也、曲也。
《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音又,《正韻》:返也。
《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例又,《廣韻》:違也。
《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例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例又,屈也。
《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例又,徘回。
《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例又,低回,紆衍貌。
《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
《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例又,姓。
《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
《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例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例又,通作迴。
《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例又,通作廻。
《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例又,《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陳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音又,《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
《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音又,《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
《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例又,畏避也。
《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
例俗作囬。
注解
〔回〕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回〕字拼音是huí,全包圍結構,可拆字為囗、口,五行屬水。
〔回〕字造字法是囘為回的古字; 廻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淵水回旋之形。本義是回旋;旋轉。
〔回〕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huí] ⑴ 還,走向原來的地方⑵ 掉轉⑶ 曲折,環繞,旋轉⑷ 答復,答報⑸ 量詞,指事件的次數⑹ 說書的一個段落,章回小說的一章⑺ 中國少數民族,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⑻ 姓。
回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六下反切戶恢切頁碼第202頁,第12字續丁孫
回
異體囬
轉也。從囗,中象回轉形。
囘
古文。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字詁林》按語:『亙回實本一字,後始分化。』其說可從。戰國以後寫成內外兩重形,而為『回』形所承。」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二反切戶瓌反頁碼第516頁,第5行,第1字述
轉也。從口,中象回轉??。
鍇注臣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成,天周地外陰陽日月五星,回薄其中也。」
反切………頁碼第516頁,第6行,第1字述
古文。
鍇注臣鍇曰:「直象回轉之??。」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六下反切戸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06頁,第1字許惟賢第488頁,第5字
轉也。
段注淵,回水也。故顏回字子淵。《毛詩傳》曰:回,邪也。言回爲??之假借也。又曰:回,違也。亦謂假借也。??,衺也。見《交部》。
從囗。中象回轉之形。
段注中當作口。外爲大囗。內爲小口。皆回轉之形也。如天體在外左旋,日月五星在內右旋是也。戸恢切。十五部。
古文。
段注古文象一氣回轉之形。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三囗圜?圓,囗回囩,最初用囗字足矣。
白話解釋
回,繞著轉圈。字形采用兩個“囗”會義,中間的“囗”像回旋轉繞的形狀。囘,這是古文寫法的“回”字。
字形解說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像水流回轉的樣子,即漩渦。戰國文字則將內部連筆成橢圓形,而內外並斷筆分離。篆文字形則又將戰國文字外形缺筆處相連成囗,而成今日通行的字形,都像漩渦的樣子。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
回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99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11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9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6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47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81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34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31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0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7頁,第1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53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03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415頁【補遺】第1694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41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31頁【崇文】第21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10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515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67頁,第4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132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614頁,第7字 |
回字的翻譯
-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 zurückkehren, zurückgehen, zurückkommen (V)?, antworten, erwidern (V)?, umkehren (V)?, umwenden, umdrehen (V)?, zurückkehren (V)?, ZWE für Vorf?lle, Ereignisse, Sachen, Angelegenheiten (Z?hl)?, Mal, mal (Z?hl)?, Hui (Nationalit?t)? (Eig, Fam)
回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秦 簡 睡虎地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