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的意思
居安思危的詳細解釋
【釋義】
處于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語出《左傳?襄公十一年》所引之《書》。
【典源】
《左傳?襄公十一年》
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辭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諸侯,諸侯無慝,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詩》曰:『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夫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后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2],[3]無以[4]戎,不能[5]。夫賞,國之典也,藏在[6],不可廢也,子其受之。”[7]于是乎始有金石之樂,禮也。
注解
[1]書:即《尚書》。傳由孔子所授,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誥。原有百篇,亡于秦火,今所見《尚書》有五十八篇。此處引文為《尚書》逸文。
[2]抑微子:但是沒有你的話。抑
[3]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4]待:接納。
[5]濟河:渡河。
[6]盟府:保存盟約的地方。
[7]魏絳:春秋時晉國大臣。生卒年不詳。
【典故】
春秋時,有一次幾個諸侯國聯合攻打鄭國,鄭國人相當害怕,就準備禮物要去賄賂其中最大的晉國,用以求和。鄭國一共送了三名樂師,裝配齊全的兵車一百輛,各種樂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給晉國。晉國國君晉悼公看到后,非常高興,將半數的樂器與歌女賜給大臣魏絳,感謝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并借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么貢獻呢?但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里有句話說:『處于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后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于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書證】
- 01.《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源)
- 02.《藝文類聚?卷八六?〔艸果〕部上?石榴》引晉?庾儵〈石榴賦〉:“于時仲春垂澤,華葉甚茂;炎夏既戒,忽乎零落。是以君子居安思危,在盛慮衰,可無懼哉!”
- 03.《晉書?卷四八?段灼列傳》:“然臣之??,亦竊愿陛下居安思危,無曰高高在上,常念臨深之義,不忘履冰之戒。”
- 04.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災祥》:“臣聞開撥亂之業,其功既難;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業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 05.《舊唐書?卷一七二?蕭俛列傳》:“雖時啟于延英,從容四輔;慮稍稀于聽政,廢失萬機。居安思危,不可忽也。”
- 06.《新唐書?卷一六二?獨狐及列傳》:“假令居安思危,以備不虞,自可阨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糧儲屝屨之資充疲人貢賦,歲可以減國租半。”
- 07.《舊五代史?卷三八?唐書?明宗本紀四》:“陛下自膺人望,歲時豐稔,亦淳化所致也。更愿居安思危。”
- 08.《宋史?卷二八四?宋庠列傳》:“陛下當居安思危,熟計所長,必待事至而后圖之,殆矣。”
- 09.《朱子語類?卷一二七?本朝一?高宗朝》:“張戒見高宗。高宗問:『幾時得見中原?』戒對曰:『古人居安思危,陛下居危思安。』”
- 10.《明史?卷一九二?鄭本公列傳》:“陛下居安思危,當遠群小,節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用法】
語義處于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出現。
類別用在“深謀遠慮”的表述上。
例句
①在安樂時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②“平時如戰時”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嗎?
③平常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遇到緊急情況時,才能沉著應付。
④防臺工作要怎么做?只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戒心,就能未雨綢繆!
⑤國家處境艱難,所以目前社會雖然安定,我們仍應居安思危,隨時保持警戒。
⑥舉行消防演習,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覺心,真正遇到災禍時才能臨危不亂。
居安思危的翻譯
- be vigilant in peace time
- 治(ち)に居て亂(らん)を忘(わす)れず,安定(あんてい)に居ても危難に備(そな)える
- в спокойствии думать об опáсности
- en temps de paix penser aux dangers fut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