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不及煖的詳細解釋
折疊展開
【釋義】
煖,同“暖”。“席不及煖”猶“席不暇暖”。見“席不暇暖”條。
【典故】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為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其中思想駁雜,世以為雜家之代表。內(nèi)〈修務〉一篇以圣人之“有為”駁難道家之“無為”,并提及孔子、墨子為“有為”之例證。孔子和墨子都是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分別為儒家與墨家的創(chuàng)立者。孔子為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周游列國長達十三年,到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zhàn)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zhàn)爭,平等互愛,由于戰(zhàn)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zhàn)不斷,墨子于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zhàn)爭。他們汲汲于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后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
【書證】
- 01.北齊?劉晝《劉子?卷一○?惜時》:“仲尼棲棲,突不暇黔;墨翟遑遑,席不及煖。皆行其德義,拯世救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
席不及煖成語接龍
折疊展開
席不及煖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