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zhīxián

瓜李之嫌

拼音 guā lǐ zhī xián 怎么讀

注音 ㄍㄨㄚ ㄌㄧˇ ㄓ ㄒㄧㄢˊ

感情 中性

近義詞 瓜田李下 瓜田之嫌

瓜李之嫌的意思

折疊展開

瓜李:瓜田李下。
比喻處在嫌疑的地位。

出處五代 王定?!短妻?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p>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處于嫌疑的境地。

例子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故事 北齊時期,學(xué)識淵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別人的錢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過兗州。老朋友兗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當(dāng)?shù)厣a(chǎn)的白色絲綢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員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瓜李之嫌的詳細解釋

折疊展開

【釋義】

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見“瓜田李下”條。

【典故】

此處所列為“瓜田李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a rule="6" href="/chengyu/ci-瓜田李下" title="瓜田李下">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jīng)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tài)出現(xiàn),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guān)系。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dāng)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币馑季褪钦f: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盡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jīng)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jīng)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后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書證】

  • 01.五代漢?王定?!短妻?卷九?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li>
  • 02.《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

瓜李之嫌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瓜李之嫌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

讀音(guā), 瓜部,共5畫

①. 蔓生植物,屬葫蘆科,果實可食。 如: 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樣分割,如“瓜瓜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兒。

讀音(lǐ), 木部,共7畫

①.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 如: 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

②. 姓。

③. 通“理”。(?古代獄官,法官。?道理,規(guī)律。?懲治。?星名。)

讀音(zhī), 丿部,共3畫

①.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 如: 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④.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⑤. 代詞,這,那。 如: “之二蟲,又何知”。

⑥. 虛用,無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讀音(xián), 女部,共13畫

①. 可疑之點。 如: 嫌疑。避嫌。涉嫌。

②. 厭惡,不滿意。 如: 嫌惡(wù ㄨˋ)。嫌棄。討人嫌。

③. 怨。 如: 盡釋前嫌。嫌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

瓜李之嫌分字成語組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