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shēng

出生入死

拼音 chū shēng rù sǐ 怎么讀

注音 ㄔㄨ ㄕㄥ ㄖㄨˋ ㄙˇ

感情 褒義

近義詞 舍生忘死 赴湯蹈火 置生死于度外

反義詞 畏縮不前 貪生怕死 臨陣脫逃

出生入死的意思

折疊展開

原指人從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用于贊揚人英勇無畏。

例子這一層,不煩圣慮,他們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何況國家如此,不至于還鬧義氣。(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辨形”,不能寫作“”。

辨析出生入死”和“赴湯蹈火”;都表示“不避艱險;奮不顧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隨時死去的危險;一般用來表示不顧個人生命危險的經歷。在程度上重于“赴湯蹈火”;“赴湯蹈火”偏重在不畏艱險;一般用表示決心和心愿。

歇后語 1. 躲鬼躲進城隍廟 —— 出生入死
2. 鬼門關止步 —— 出生入死

謎語 1. 虎穴 (謎底:出生入死)
2. 溺嬰 (謎底:出生入死)
3. 地獄之門 (謎底:出生入死)

故事 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認為人出現世上就是生,進入墳墓就是死。人有七情六欲這13項,可以養生,也可以致死,將出生入死歸并為這13項。他反對統治者放縱自己的七情六欲,那樣就會走向死亡,所以他主張要保護身體,避免危險,控制七情六欲。

出生入死的詳細解釋

折疊展開

【釋義】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語出《老子》第五○章。后用“出生入死”比喻冒險犯難,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赴湯蹈火

【典源】

《老子》第五○章

出生入死。[1]十有三,[2]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注解

[1]生之徒:長壽的人。

[2]死之徒:短壽、夭折的人。

【典故】

“出生入死”一語見于《老子》,《韓非子?解老》對此語的詮釋為:“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始于生而終于死,“”就叫作“”,“”就叫作“”,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出生入死”。老子在觀察自然與人事后,歸納出“”是所有事物運行的規律,而這個“”便是自然。自然是本性使然,效法自然規律,便可以保身、治國。所以,人類的最高修養,莫過于依道而動,反本歸真,一切的人為造作都是多余的,對養身反而有害。所以他說:就人的生命來看,能長壽的十個里有三個,短命的十個里也有三個,本來可以長壽但卻自尋死路的,十個里也有三個。為何如此呢?那是因為養之太過,對自己的供養太豐厚啊!總之,生命的過程就是“出生入死”,本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依循自然的規律去運作,不設過多的供養,如此便是長壽之道了。至于“出生入死”語義之轉變,所見的較早文獻是晉代潘岳的〈秋興賦〉。此文是潘岳借秋景抒寫他周旋于官場的無奈,和無法歸鄉的愁思,其中有一句“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是嘲諷自己看到安樂處,就忘了官場的處處危機,所以才會這樣不顧生死的在此留連忘返。后來“出生入死”就被用來比喻冒險犯難,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書證】

  • 01.《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源)
  • 02.《韓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
  • 03.晉?潘岳〈秋興賦〉:“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 04.《宋史?卷四四○?文苑列傳?柳開》:“今契丹未滅,愿陛下賜臣步騎數千,任以河北用兵之地,必能出生入死,為陛下復幽薊,雖身沒戰場,臣之愿也。”
  • 05.《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騎都尉楊奉大怒,謂宋果曰:『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

【用法】

語義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類別用在“從生到死”的表述上。

例句

修養到家的人,自然出生入死無不自得。

出生入死是生命的自然歷程,應予以坦然面對。

語義比喻冒險犯難,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類別用在“不畏艱險”的表述上。

例句

這些老友都是當年在戰場,一起出生入死的好伙伴。

他們倆曾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患難兄弟,當然成為莫逆之交。

在商場也是要出生入死的,一個決策錯誤可能弄垮一家公司。

為了搶在第一時間救人,他幾次出生入死地進出火場救出被困居民。

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在八二三砲戰中,出生入死地完成了軍情傳遞任務。

出生入死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brave countless dangers
  2. 生死(せいし)を顧(かえり)みない,命(いのち)をかける
  3. рисковáть жизнью
  4. risquer sa vie(s'exposer à la mort)

出生入死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

讀音(chū), 凵部,共5畫

①. 從里面到外面。 如: 出訪。初出茅廬。出籠。

②.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錢。出謀畫策。入不敷出。

③. 離開。 如: 出發。出軌。出嫁。

④. 產生,生長。 如: 出產。出品。出人才。

⑤. 發生。 如: 出事。

⑥. 顯露。 如: 出現。出名。

⑦. 超過。 如: 出色。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

⑧. 來到。 如: 出席。出勤。

⑨. 引文、典故來源于某處。 如: 出處(chù)。語出《孟子》。

⑩. 顯得量多。 如: 這米出飯。

?. 放在動詞后,表示趨向或效果。 如: 提出問題。

?. 傳(chuán)奇中的一回,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

讀音(shēng), 生部,共5畫

①. 一切可以發育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了最初的體積和重量,并能發展長大。 如: 誕生。滋生。生長。

②. 造出。 如: 生產。

③. 活的,有活力的。 如: 生存。生命。生物。生機。出生入死。舍生取義。

④. 有生命的東西的簡稱。 如: 眾生。喪生。衛生。

⑤. 生活,維持生活的。 如: 生計。生意。

⑥. 整個生活階段。 如: 一生。平生。今生。

⑦. 發出,起動。 如: 生病。生氣。生效。生花之筆。談笑風生。

⑧. 使燃料燃燒起來。 如: 生火。

⑨. 植物果實不成熟。 如: 生瓜。

⑩. 未經燒煮或未燒煮熟的。 如: 生飯。生水。

?. 不熟悉的,不常見的。 如: 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 不熟練的。 如: 生手。

?. 未經煉制的。~鐵。

?. 硬。 如: 態度生硬。生吞活剝。

?. 甚,深。 如: 生怕。生疼。

?. 正在學習的人。 如: 學生。門生。

?. 有學問或有專業知識的人。 如: 儒生。醫生。

?. 傳統戲劇里扮演男子的角色。 如: 小生。老生。武生。

?. 詞尾。 如: 好生休養。

?. 姓。

讀音(rù), 入部,共2畫

①. 進,由外到內。 如: 進入。入夢。

②. 適合,恰好合適。 如: 入選。入耳。

讀音(sǐ), 歹部,共6畫

①. 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 如: 死亡。死訊。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離死別。死有余辜。

②. 不顧生命。 如: 死志(犧牲生命的決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戰。

③. 固執,堅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賣力氣。

④. 無知覺。 如: 睡得死。

⑤. 不活動,不靈活。 如: 死結。死理。死板。

⑥. 不通達。 如: 死胡同。死路一條。

⑦. 過時,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⑧. 極,甚。 如: 樂死人。

出生入死分字成語組詞

折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