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xiàng

所向披靡

拼音 suǒ xiàng pī mǐ 怎么讀

注音 ㄙㄨㄛˇ ㄒㄧㄤˋ ㄆㄧ ㄇㄧˇ

感情 褒義

近義詞 所向無敵 勢如破竹 一往無前

反義詞 三戰三北 望風披靡 落花流水 潰不成軍 強弩之末 畏縮不前

所向披靡的意思

折疊展開

風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所向:指風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處唐?姚思廉《梁書?蕭確傳》:“鐘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子遂與其友鮮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陣,所向披靡,殺死秦兵無算。(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

正音”,讀作“mǐ”,不能讀作“mí”。

辨形”,不能寫作“”。

辨析所向披靡”和“所向無敵”;都有“力量強大;無往不勝”的意思。但“所向披靡”表示力量強大沒有阻擋;有比喻性;“所向無敵”表示沒有競爭對手;有陳述性。

所向披靡的詳細解釋

折疊展開

【釋義】

風吹到的地方,草木立即伏倒。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逃散。#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所向無敵

【典源】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1]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2]以為四隊,[3]。漢軍圍之數重。[4]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5]。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6],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注解

[1]典故或見于《東觀漢記?卷八?賈復列傳》。

[2]騎:音,乘馬作戰的士卒。

[3]四向:即四向,朝四方沖鋒。

[4]項王:項籍(公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于烏江。

[5]期山東為三處:約定以山的東邊做為目標,分為三處攻擊。

[6]披靡:潰敗逃散的樣子。披,分散。靡,順勢倒下。

參考

《東觀漢記?卷八?賈復列傳》

賈復,字君文。治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生容貌志意如是,而勤于學,此將相之器。”……復以偏將軍東從上攻邯鄲,擊青犢于射犬,大戰至日中 ,賊陣堅不卻。上傳召復曰:“吏士饑,且可朝食。”復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典故】

披靡”原是形容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用于人,則可比喻潰敗逃散,見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據載,秦朝末年,群雄紛紛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其中以項羽、劉邦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項羽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跟隨叔父項梁起義,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仍號楚懷王。懷王派遣項羽、劉邦分道伐秦。項羽在巨鹿一戰中殲滅秦軍二十萬,建立極大的功勞。劉邦則用張良的計策,對秦官員人民采懷柔政策,最先順利進入關中,秦朝至此滅亡。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立即率兵入關,與劉軍對峙。在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未遂,后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尊楚懷王為義帝,后又遣人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種種舉措,大失民心,于是田榮、陳余、彭越相繼起兵反對項羽。劉邦亦趁此時以為義帝發喪之名,揮師討伐,開始了楚漢戰爭。戰爭初期,項羽占了優勢,后來劉邦鞏固關中,并極力籠絡諸侯,才逐漸轉敗為勝。項羽曾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楚地,以西為漢地。項羽于是引兵東歸。但劉邦卻與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于垓下,四面楚歌。項羽傾力突圍而出,至烏江邊,見大勢已去,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項羽被圍于垓下時,率騎兵八百余人,突圍而出。雖然漢軍人多勢眾,但項羽武藝高強,又擅于調兵遣將,盡管兵力不多,但“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也就是說項羽所到之處,漢軍皆被殺得潰不成軍,后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紛紛逃散。后來“所向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逃散。

【書證】

  • 01.《太平廣記?卷一九一?薛仁貴》引《譚賓錄》:“唐太宗征遼東,駐蹕于陣。薛仁貴著白衣,握戟橐鞬,張弓大呼,所向披靡。”
  • 02.《資治通鑒?卷一九四?唐紀一○?太宗貞觀九年》:“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將數百騎救之,竭力奮戰,所向披靡,萬均、萬徹由是得免。”
  • 03.《東周列國志》第四六回:“言畢,遂與其友鮮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陣,所向披靡,殺死秦兵無算。”
  • 04.《蕩寇志》第二九回:“眾人踴躍愿從,不一日,居然大隊勁旅,入山剿賊,所向披靡。”

【用法】

語義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逃散。

類別用在“作戰勝利”、“氣勢強盛”的表述上。

例句

義軍所到之處,無不所向披靡

這支球隊的水準很高,南征北討,所向披靡

只見趙子龍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大刀王五的部下是個個驍勇善戰,所以打起仗來,所向披靡

這支英勇無敵,所向披靡的軍隊,讓敵人聞風喪膽,不敢與之交鋒。

這位當年在商界上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的大將,竟也淪落到一敗涂地。

【辨識】

同義“所向披靡”及“所向無敵”都是有無可抗衡的意思。

異義“所向披靡”專指兵力所向,無可抵擋;“所向無敵”泛指沒有敵手。

例句
所向披靡所向無敵例句
??只見趙子龍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他的棋藝在國內已是所向無敵,可稱為“棋王”了。

所向披靡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weep away all obstacles
  2. 向(む)かうところ草木(そうもく)なびく
  3. не знать себе прегрáд

所向披靡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

讀音(suǒ), 戶部,共8畫

①. 處,地方。 如: 住所。哨所。場所。處所。

②. 機關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 如: 研究所。派出所。

③. 量詞,指房屋。 如: 一所四合院。

④. 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 如: 所部(所率領的部隊)。所謂(a.所說的;b.某些人所說的,含不承認意)。無所謂(不關緊要,不關心)。所有。各盡所能。所向無敵。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⑤. 用在動詞前,與前面的“為”或“被”字相應,表示被動的意思。 如: 為人所敬。

⑥. 姓。

讀音(xiàng), 口部,共6畫

①. 對著,朝著,與“背”相對。 如: 向背(bèi )。向北。

②. 目標,意志所趨。 如: 志向。方向。

③. 偏袒,袒護。 如: 偏向。

④. 近,臨。 如: 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 從前。 如: 向日。向者。

⑥. 從開始到現在。 如: 向例。一向。

⑦. 姓。

讀音(pī), 手部,共8畫

①. 覆蓋在肩背上。 如: 披星戴月。

②. 穿戴。 如: 披掛。披甲。

③. 打開,散開。 如: 披襟。披閱。披露(發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④. 劈開,裂開。 如: 竹竿披了。

讀音(mí), 非部,共19畫

①. 浪費,奢侈。 如: 靡蕩。靡費。侈靡。

②. 分散。 如: 靡散(消滅)。

③. 古同“糜”,糜爛。

所向披靡分字成語組詞

折疊展開